[实用新型]一种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6366.8 | 申请日: | 201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尤加林;王金刚;贺江平;吴迪;胡义新;刘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支架 张拉施工 负弯矩 下穿 本实用新型 行走支架 活动杆 套筒 穿心式千斤顶 连接活动杆 公路桥梁 滑动台座 施工设备 施工效率 手动倒链 套筒配合 支架整体 施工 竖直 张拉 支架 制作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包括行走支架、竖直设于行走支架中部的套筒、与套筒配合的活动杆、连接活动杆和套筒的手动倒链以及装于活动杆上的滑动台座。本实用新型所述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制作,通过该支架可对穿心式千斤顶的高度、水平位置及朝向进行调整,支架整体还可方便地在施工点间转移,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张拉作业,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墩顶负弯矩钢铰线穿束及预应力张拉等工序的施工,因为负弯矩张拉槽位于T梁翼板下方,操作空间窄小,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在承力架上安装手动倒链,通过T梁翼板处预留孔洞下放倒链将穿心式千斤顶提升至张拉钢束位置,同时使用安全吊篮将操作人员由纵向湿接缝下放至张拉槽位置,或者通过制作简易爬梯,并于钢筋梯底部横搭木板形成平台,最后施工操作人员站在安全吊篮或搭板平台上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该施工方法需在T梁预制阶段在翼缘板上预留供倒链下放提升张拉千斤顶的孔洞,后期T梁墩顶负弯矩施工完成后又需对预留的孔洞进行填补,一方面破坏了T梁结构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增加了两道处理工序,加大了施工工作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可将穿心式千斤顶经由纵向湿接缝移至所需位置的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包括行走支架、竖直设于行走支架中部的套筒、与套筒配合的活动杆、连接活动杆和套筒的手动倒链以及装于活动杆上的滑动台座。所述行走支架呈四棱台形,包括四根倾斜的支腿、设于相邻支腿间的多根横连杆、装于支腿底部的行走轮以及用于固定套筒的多根夹杆,所述夹杆对称设于套筒两侧,中部及两端分别与套筒和横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呈L形,包括穿过套筒的升降杆及与升降杆底端固定连接的水平方杆。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上吊耳,活动杆上设有下吊耳,所述手动倒链的上吊钩和下吊钩分别与上吊耳和下吊耳连接。所述滑动台座装于水平方杆上并可沿水平方杆移动。
所述滑动台座包括台座顶板、竖挡杆、横杆、上滚轴、侧滚轴及限位螺栓。所述台座顶板为矩形平板,中部开有一连接光孔,所述竖挡杆垂直设于台座顶板底面的四角处且处于水平方杆两侧,位于台座顶板同一端的两根竖挡杆中部以一根横杆固定连接,底端延伸至水平方杆下方并开孔以限位螺栓连接。所述上滚轴和侧滚轴分别装于横杆和竖挡杆上并分别与水平方杆的顶面和侧面配合。
所述活动杆还包括设于升降杆顶端的限位板及设于水平方杆悬挑端顶面的挡块。
所述下吊耳为固定设于升降杆与水平方杆交汇处的直角三角形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开有一悬吊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T梁下穿式负弯矩张拉施工用千斤顶支架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制作,通过该支架可对穿心式千斤顶的高度、水平位置及朝向进行调整,支架整体还可方便地在施工点间转移,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张拉作业,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台座的主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台座的侧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63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