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压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5407.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3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叶根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豪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0 | 分类号: | F16D13/70;F16D13/7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132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压盘,包括压盘本体(1)和位于压盘本体中心位置的中心孔(2),所述压盘本体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凸耳(3),所述压盘本体的盘面分为外盘面(4)、中盘面(5)和内盘面(6),所述外盘面上等圆心角设有若干凸出于外盘面的压盘齿(7),所述中盘面上设有一个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内等圆心角由中心向外辐射设置有若干矩形槽(9),相邻矩形槽之间设有加强筋(10),在环形槽内位于加强筋与外盘面之间的位置设有散热通孔(11),所述内盘面为环形凸起(12)的形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动力传输效率较高、散热性较好和强度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压盘。
背景技术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和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现有的汽车压盘在松开离合器踏板与离合器片相接触的时候,会存在打滑的问题,会降低发动机动力输出的效率;同时,现有汽车压盘的散热效果也不是很好,进而缩短了汽车压盘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压盘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动力传输效率较高、散热性较好和强度较高的汽车压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压盘,包括压盘本体和位于压盘本体中心位置的中心孔,所述压盘本体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凸耳,所述压盘本体的盘面分为外盘面、中盘面和内盘面,所述外盘面上等圆心角设有若干凸出于外盘面的压盘齿,所述中盘面上设有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等圆心角由中心向外辐射设置有若干矩形槽,相邻矩形槽之间设有加强筋,在环形槽内位于加强筋与外盘面之间的位置设有散热通孔,所述内盘面为环形凸起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外盘面上等圆心角设置若干凸出于外盘面的压盘齿,来增大汽车压盘对离合器片的制动力,使得汽车压盘和离合器片能够及时闭合,高效的传输发动机的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盘面上设置一个环形槽,在环形槽内等圆心角由中心向外辐射设置若干矩形槽,在环形槽内还设置散热通孔,来及时将汽车压盘突然与离合器片接触制动所产生的热量散去,避免了汽车压盘因过热而发生变形,延长了汽车压盘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矩形槽之间设置加强筋,来使得压盘本体在散热性较好的同时还具有了更高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压盘齿的纵向截面为尖面,所述压盘齿包括两个斜齿面,靠近中心孔斜齿面的宽度大于远离中心孔斜齿面的宽度,两个斜齿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20度。通过将压盘齿的端面设置为两个斜齿面构成的尖面,来较大的提升了汽车压盘对离合器片的制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压盘齿的圆心角为30度,所述矩形槽的圆心角为24度。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距离中盘面的深度为压盘本体厚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矩形槽距离中盘面的深度为压盘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一。深度的具体设置,既能够保证热量的及时散失,又不会影响压盘本体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凸耳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凸耳的外周为圆弧形状,所述凸耳与压盘本体之间的连接处为圆角。凸耳和上面固定孔的设置能够方便、牢固汽车压盘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外盘面上等圆心角设置若干凸出于外盘面的纵向截面为尖面的压盘齿,避免了汽车压盘在与离合器片相接触制动时存在的打滑问题,保证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效率;
(2)通过设置分布合理的环形槽、矩形槽和散热通孔,来使得压盘本体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失,避免了压盘本体因内部热量过高,而存在的易变性,寿命短的问题;
(3)通过在相邻矩形槽之间设置加强筋,来使得压盘具有了更高的强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豪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豪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5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弯曲模及工件弯曲加工组件
- 下一篇:立体包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