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气阻液阀及真空除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5294.5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9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云;张铜鋆;聂军;宰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F16K1/36;F16K1/3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伸缩杆 弹性复位装置 通气阻液阀 阀座 通孔 本实用新型 真空除气器 活塞 真空泵 钻井液 阀芯 内轴 阻液 出口方向 阀芯密封 密度变化 密封固定 腔体内壁 入口方向 液面平衡 进气体 螺旋片 误动作 移动 底端 外壁 外筒 吸入 预设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气阻液阀及真空除气器,通气阻液阀包括:阀体;阻液活塞,阻液活塞包括外筒、内轴和预设个螺旋片;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与内轴的底端连接;阀芯;阀座,阀座的外壁与阀体的腔体内壁密封固定,阀座上开有第一通孔;弹性复位装置;当阀体的入口吸进气体时,弹性复位装置能够使伸缩杆向靠进阀体的入口方向移动,使得阀芯打开第一通孔;当阀体的入口吸进液体时,弹性复位装置被压缩,使得伸缩杆向靠近阀体的出口方向移动,使得阀芯密封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由于钻井液的密度变化,或者液面平衡装置的误动作所导致的钻井液被吸入真空泵中,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气阻液阀及真空除气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作业中,需要使用钻井液进行钻井,钻井液的作用是冷却钻头、携带钻屑返回至地面、平衡地层压力等。当钻至含气层时,天然气会侵入钻井液中,气侵钻井液将会影响钻井液的密度、粘度等性能,因此,在钻井液返回地面钻井液罐之后,需对气侵的钻井液进行除气,以维持钻井液的性能。
目前现场对钻井液除气的方法是使用钻井液真空除气器进行除气。钻井液真空除气器的原理是:利用真空泵的抽吸作用,在真空罐内形成负压区,除气器的离心式叶轮使钻井液在真空罐与钻井液罐中形成循环,在真空环境下侵入液体中的气体逸出,被真空泵抽吸出来排往安全地带,从而完成除气过程。
在真空泵抽吸气体的过程中,由于钻井液的密度变化,或者液面平衡装置的误动作,有时会导致钻井液被吸入真空泵中,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钻井液的密度变化,或者液面平衡装置的误动作所导致的钻井液被吸入真空泵中,造成真空泵的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气阻液阀,以避免由于钻井液的密度变化,或者液面平衡装置的误动作所导致的钻井液被吸入真空泵中,造成真空泵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除气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通气阻液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的出口与真空除气器的入口导通;
阻液活塞,所述阻液活塞包括外筒、内轴和预设个螺旋片,所述外筒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内轴安装在所述外筒内,且所述螺旋片安装在所述内轴上,所述螺旋片之间构成气体流动通道,所述螺旋片跟着所述内轴旋转时,能够将所述阀体入口处的气体吸入所述气体流动通道;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内轴的底端连接;
阀芯,所述阀芯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上;
阀座,所述阀座的外壁与所述阀体的腔体内壁密封固定,所述阀座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阀芯能够随着所述伸缩杆的移动密封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通孔;
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的底端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出口处;
当所述阀体的入口吸进所述气体时,所述弹性复位装置能够使所述伸缩杆向靠进所述阀体的入口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阀芯打开所述第一通孔;
当所述阀体的入口吸进液体时,所述弹性复位装置被压缩,使得所述伸缩杆向靠近所述阀体的出口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阀芯密封所述第一通孔。
优选地,在上述通气阻液阀中,所述弹性复位装置为弹簧;
所述弹簧的底端抵接在所述阀体的出口处设置的通气导向座上,所述弹簧的顶端抵接在所述伸缩杆上设置的抵接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通气阻液阀中,所述弹簧为钢制压缩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52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节阀
- 下一篇:流量调节装置及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