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乙烯塑钢缠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4742.X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董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塑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塑钢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塑钢缠绕管,包括缠绕管体,缠绕管体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凸部,相邻两个凸部之间设有凹槽;缠绕管体的端部设有对接管,对接管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内环,对接管的上端设有对接槽,对接管的下端外周面一侧设有下扣块,下扣块的下部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下扣槽,下扣槽均扣接在凸部的外侧部位置;对接管的上端一侧设有上扣块,上扣块的端部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上扣槽。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体通过上扣块可以外接另一根塑钢缠绕管,上扣块通过上扣槽可以对另一根塑钢缠绕管的上端进行牢固扣接;从而可以方便对另一根塑钢缠绕管进行牢固对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管,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塑钢缠绕管。
背景技术
聚乙烯塑钢缠绕管是由钢塑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制成,其内壁光滑平整,该种管材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通流量大、寿命长等优点,可替代高能耗材质制作的管材;安全可靠的环刚度与纯塑管相比,增强的钢带极易使管材特别是大口径管材具有足够安全可靠的环钢度内壁光滑,流动阻力比水泥管低20~30%聚乙烯管道内壁光滑,摩擦系数小,且沉淀物在管道中不易产生聚集,长期使用后摩阻几乎不变3柔性或无泄漏连接。现有的聚乙烯塑钢缠绕管强度低,两根聚乙烯塑钢缠对接不方便,对接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缠绕管体通过上扣块可以外接另一根塑钢缠绕管,上扣块通过上扣槽可以对另一根塑钢缠绕管的上端进行牢固扣接;从而可以方便对另一根塑钢缠绕管进行牢固对接的聚乙烯塑钢缠绕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聚乙烯塑钢缠绕管,包括缠绕管体,缠绕管体的外周面设有若干凸部,相邻两个凸部之间设有凹槽;缠绕管体的端部设有对接管,对接管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内环,对接管的上端设有对接槽,对接管的下端外周面一侧设有第一下扣块,第一下扣块的下部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第一下扣槽,对接管的下端外周面另一侧设有第二下扣块,第二下扣块的下部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第二下扣槽,第一下扣槽与第二下扣槽均扣接在凸部的外侧部位置;对接管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一上扣块,第一上扣块的端部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第一上扣槽,对接管的上端另一侧设有第二上扣块,第二上扣块的端部对内朝向面位置设有第二上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部为环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为环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管体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槽为圆柱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缠绕管体通过凸部与凹槽可以方便实现套绕;对接管通过第一下扣块与第二下扣块可以牢固地套接在缠绕管体的上端外周面位置;缠绕管体通过第一上扣块与第二上扣块可以外接另一根塑钢缠绕管,第一上扣块与第二上扣块通过第一上扣槽与第二上扣槽可以对另一根塑钢缠绕管的上端进行牢固扣接;从而可以方便对另一根塑钢缠绕管进行牢固对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聚乙烯塑钢缠绕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塑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塑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4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