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4139.1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余亚虹;张保银;许仲雄;刘燕飞;秦曾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安道拓(烟台)座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B60N2/58;B60N2/7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按摩 区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座椅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有车一族们享受驾驶,享受舒适的车居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对汽车座椅的认知也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单纯的关注座椅面料材质、外观颜色以及安全性,还更加关注舒适性、造型风格、座椅功能等。座椅集成的功能越多,造型越复杂,实现起来就越困难。有时候客户认可的造型与其想要的功能之间不匹配,是相互冲突的,实现起来就更加困难,甚至不满足制造可行性。
比如,如图1所示,在座椅的靠背处,为了使座椅面套与座椅主体服帖,通常设计成具有吊紧条92的样式,将面套沿吊紧条92嵌于座椅主体,然而按摩区域91也位于座椅的靠背处,与吊紧条92互相交叠,且按摩气囊为了实现其功能,必须向前鼓出,这样就将面套与座椅主体阻隔开,无法做出吊紧条,导致靠背按摩区域处的面套松垮,外观难看。
为了同时实现按摩功能和吊紧样式,现有的一种做法如图2所示,采用较小的按摩气囊93装设至吊紧条92之间,然而按摩气囊93工作时受吊紧条92的影响,按摩功能不明显,且由于按摩气囊93靠近座椅表面,乘客乘靠时能感受到较硬的突出异物,舒适性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可以解决汽车座椅的按摩功能和吊紧样式相冲突而难以实现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所述汽车座椅上具有一按摩区域,所述吊紧结构包括:
装设于所述按摩区域处的按摩气囊;
张设于所述按摩气囊外表面的毡布,所述毡布的边缘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
贴设于所述毡布外表面的软发泡,所述软发泡在所述按摩区域内留设有间隙;以及
包覆于所述软发泡外侧的面套,所述面套上对应所述间隙具有条状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毡布缝合连接,使得所述弯折部固定于所述间隙内,形成吊紧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毡布张设于按摩气囊的表面,使面套有依附点,从而在面套上做出吊紧条。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毡布对应所述弯折部弯折形成U型的条状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间隙内且与所述弯折部缝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摩区域位于所述汽车座椅的靠背处或位于所述座椅的座椅底板处。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套包括多个拼接连接的面套单元,两个相邻的所述面套单元邻接的侧边弯折形成所述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套的两侧边缘弯折形成连接条,通过所述连接条将所述面套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位于靠背两侧的型条,所述连接条与所述型条固定,从而实现所述面套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毡布的两侧边缘具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面套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汽车座椅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毡布限位于所述汽车座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具有吊紧条的汽车座椅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的俯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装设于汽车座椅的俯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中毡布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中软发泡的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中软发泡贴设于毡布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剖面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按摩区域的吊紧结构省略了按摩气囊的俯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安道拓(烟台)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安道拓(烟台)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4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解锁联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选择手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