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供电无线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4023.8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忠;杜雪清;朱玉宁;苏建华;施月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H02J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电 无线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鼠标领域,具体是一种自供电无线鼠标。
背景技术
自供电无线鼠标因其方便和环保性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现有自供电无线电鼠标多采用电磁感应和压电等原理,以上原理产出的电量不稳定且发电效率低、装置复杂。摩擦电是一种基于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相结合的新型生电方式。申请号201310273221.1公开了一种自供电无线鼠标及方法,通过鼠标的移动带动磁感应发电单元中的磁铁相对于线圈产生相对位移,产生电能,其缺点是产生电量大小不确定,若要产生更大的电量则会增加负重。申请号201610760243.4公开了基于超级电容蓄能的太阳能无电池无线鼠标,左右两边是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室内光能转化为电能,其缺点是易受环境影响,集电效率低。故急需一种采用新原理、发电效率高、结构简单的自供电无线电鼠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供电无线鼠标。该鼠标采用旋转式发电装置和晃动式发电装置两种形式增加发电途径,使用者操作鼠标两种形式皆可产生电能,使用者不使用时仅移动或晃动鼠标亦可产生电能,突破现有无线鼠标供能方式,极大提高产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供电无线鼠标,其特征在于该鼠标包括壳体、旋转式发电装置、晃动式发电装置、稳压装置、储电装置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旋转式发电装置包括滚轮、方块薄膜、方形金属片和柔性体;所述晃动式发电装置包括圆壳、弧状金属片、橡胶球和底座;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啮合,形成鼠标外壳;所述电路板连接在下壳体上;所述旋转式发电装置、晃动式发电装置、稳压装置和储电装置均安装在电路板上;
所述滚轮外缘开有至少一个凹槽,凹槽内均安装有方块薄膜,方块薄膜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能够与方形金属片接触;所述柔性体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方形金属片安装在柔性体上,方形金属片与方块薄膜接触;
所述圆壳的底部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弧状金属片固定在圆壳内表面的底部;所述橡胶球密封在圆壳内,且放置在弧状金属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该鼠标采用摩擦电发电原理,利用不同极性材料间的得失电子形成电流来进行生电,发电稳定。通过鼠标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滚轮的转动引起两个电极性不同的摩擦材料之间会发生接触-分离与滑动,从而引起电荷转移,进而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电势差,从而引起电流,在电极处收集产生的电能,最后由稳压装置将产生的电流进行稳压处理后储存供无线鼠标使用。
(2)该鼠标采用旋转式发电装置和晃动式发电装置两种形式增加发电途径,使用者操作鼠标两种形式皆可产生电能,使用者不使用时仅移动或晃动鼠标亦可产生电能,突破现有无线鼠标供能方式,极大提高产电效率。
(3)在鼠标内部增加圆壳等少数零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供电无线鼠标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供电无线鼠标一种实施例的去掉上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供电无线鼠标一种实施例的沿中心线的右视剖视图;(图中:1、壳体;2、旋转式发电装置;3、晃动式发电装置;4、稳压装置;5、储电装置;6、电路板;11、上壳体;12、下壳体;21、滚轮;22、方块薄膜;23、方形金属片;24、柔性体;31、圆壳;32、弧状金属片;33、橡胶球;3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供电无线鼠标(参见图1-3,简称鼠标),其特征在于该鼠标包括壳体1、旋转式发电装置2、晃动式发电装置3、稳压装置4、储电装置5和电路板6;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旋转式发电装置2包括滚轮21、方块薄膜22、方形金属片23和柔性体24;所述晃动式发电装置3包括圆壳31、弧状金属片32、橡胶球33和底座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4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