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财务用账单打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53524.4 | 申请日: | 2017-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9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6F1/00 | 分类号: | B26F1/00;B26D7/02;B26D5/02;B26D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财务 账单 打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财务用账单打孔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靠近工作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所述工作箱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设置有L型固定板。通过设置L型固定板、滑杆、连接座、连杆一、连杆二、安装板一、旋转柱一、齿轮、支撑板、安装板二、电机、旋转柱二、圆盘、摇动杆、活动槽、环形齿条、齿板、支架、滚轮、滑轨和活动块的配合,达到了可以使L型固定板上下移动时对财务账单进行固定的作用,具备在打孔时可以对被打孔的物品进行夹紧,在打孔时不会出现偏差,为使用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财务账单打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财务用账单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财务账单,是指与消费者发生对账行为的部门或单位,向消费者提供的账目发生详情单,邮政邮寄账单业务是收费单位以消费者为目标,将消费的详细内容以账单的形式打印出来,通过邮寄的方式定期告知消费者的一种商函业务,打孔机是进行开孔的设备之一,它分为自动打孔机和手动打孔机,财务会计凭证打孔机是打孔机的一种,但是,市场上普通的财务会计凭证打孔机,在打孔时因没有夹紧设备而无法对被打孔的物品进行夹紧,导致在打孔时出现偏差,从而需要重新打孔,浪费了使用者的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财务用账单打孔装置,具备在打孔时可以对被打孔的物品进行夹紧的优点,解决了普通的财务会计凭证打孔机,在打孔时因没有夹紧设备而无法对被打孔的物品进行夹紧,导致在打孔时出现偏差,从而需要重新打孔,浪费了使用者大量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财务用账单打孔装置,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靠近工作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孔机;
所述工作箱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远离打孔机的一侧穿过通孔并延伸至通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工作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底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连杆二,所述工作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正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旋转柱一,所述旋转柱一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杆二的底部通过销轴与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工作箱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工作箱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二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二,所述旋转柱二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摇动杆,所述摇动杆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圆盘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正表面延伸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摇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所述工作箱内部的两侧且位于齿轮的底部均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的顶部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板的底部与环形齿条啮合,所述齿板远离工作箱内壁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且远离工作箱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滚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固定板靠近工作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一,所述工作箱的顶部且对应打孔机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二。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靠近工作箱内壁的一端延伸至滑槽的内部,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板靠近工作箱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齿板的一端与工作箱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两侧的顶部且位于滑杆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工作箱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筒,所述连杆一的底部穿过限位筒通过销轴与连杆二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3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