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2175.4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田松;蔡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15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产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包括增压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气泡产生管,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开设于所述气泡产生管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还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及装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处的切割网。通过所述增压管加大了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水的流速,由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使得所述第二进水口处产生压强,吸引所述进气通道处的空气,从而实现空气与水混合产生大气泡,进而通过切割网将所述大气泡切割形成微气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气泡产生装置,特指一种微气泡产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注重。由于微气泡的直径量级非常小,对于蔬菜清洗、健康沐浴,以至废水处理、杀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农业、林业、医疗业等,藉此,需要一种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微气泡产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微气泡产生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气泡产生器,其包括:
增压管,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截面积,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水压大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的水压,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流速大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处的流速;
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的气泡产生管,所述气泡产生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
开设于所述气泡产生管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及
装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处的切割网,所述切割网上开设有多个微小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产生微气泡的原理为:通过所述增压管加大了所述第一出水口处的水的流速,由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置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内,使得所述第二进水口处产生压强,吸引所述进气通道处的空气,从而实现空气与水混合产生大气泡,进而通过切割网将所述大气泡切割形成微气泡。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靠近所述第一进水口的端面的外沿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和所述进水管的端面围合形成嵌槽;
所述嵌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小于所述进水管的内径,所述密封圈的内径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内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泡产生管内靠近所述进水管处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的容置空间,所述增压管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增压管的端部抵靠于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密封圈将所述增压管限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泡产生管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的气液混合部,所述气液混合部为漏斗状,且其位于所述第二进水口处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二进水口处的内径;
且所述气液混合部的端部与所述增压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缝隙,所述缝隙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泡产生管还包括靠近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扩张引导部,所述扩张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处的内径大于远离所述第二出水口处的内径,所述扩张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处固设有一圈凸部,所述切割网卡设于所述凸部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气泡产生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2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味再生橡胶脱硫尾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双触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