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瞬态激振设备的释放装置及瞬态激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2127.5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杰;孟宪洪;张崇振;王迎春;唐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亚男;李健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套筒 瞬态激振 容纳孔 止挡部 内壁 可滑动连接 释放装置 弹性件 夹紧部 容纳槽 伸出部 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 侧面设置 测试领域 从容纳槽 结构动力 设备结构 向下滑动 重物 低应变 滑动槽 激振力 夹紧 对准 测试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动力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瞬态激振设备的释放装置及瞬态激振设备,包括:本体;第一滑动套筒,第一滑动套筒与本体的内壁可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容纳槽;第二滑动套筒,第二滑动套筒与第一滑动套筒的内壁可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套筒的侧面设置有容纳孔,容纳孔中设置有用于夹紧重物的夹紧部,夹紧部能够进入容纳槽并能够从容纳槽中自由进入容纳孔中;第二滑动套筒的中心孔与止挡部的中心孔对准;弹性件,初始状态下,弹性件使第一滑动套筒远离止挡部并使第二滑动套筒与止挡部接触;伸出部,伸出部能够沿滑动槽向下滑动。本方案提供的瞬态激振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有效提高低应变测试中的激振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瞬态激振设备的释放装置及瞬态激振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动力检测具有经济、快速、无损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桩基工程质量的检测中,例如用于评价基桩桩身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推算基桩承载力。其中,结构动力特性由结构形式、质量分布、结构刚度、材料性质等自身特性决定,而动力测试是了解结构动力特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结构动力测试,能够确定结构振动频率、模态、阻尼等动力特性,据此可以了解结构刚度、构件受力,从而确定结构工作状态。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当其内部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在遭受外部破坏的情况下,结构自身刚度会发生变化,结构振动周期、阻尼随之变大,通过测试动力参数的改变,进而确定结构损伤程度。
桩基动力检测的思路基本相同,多数都是在桩基顶部施加冲击荷载,按照不同理论分析动力输入与结构响应,从而评价基桩承载力及其完整性。一般地,基桩动力测试方法根据顶激振力的大小、桩身应力水平及桩土间的相互位移情况可分为高应变动测方法(高应变动测方法一般选择锤重大于预估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0%~1.5%重锤对基桩进行冲击,桩身产生的应变量级在10
然而,目前高应变测试均采用重锤进行激振,由于重锤质量大,需要配套专门的锤击车或吊车来提升重锤,从而增加了测试成本,同时由于锤击车或者吊车体积一般较大,对使用空间的大小具有一定的要求,这样也限制了其使用场所。而相比高应变测试,低应变测试中采用的冲击力锤质量较小,最大也只有几十千克,其锤击力普遍在在5t以下。然而,目前桩基础向大直径、长桩方向发展,而原有低应变激振所使用的力锤质量有限,激振力幅值低,响应信号不能充分反映长桩状态,因此桩基低应变测试所用的激振力也需要相应的随之增加。增加激振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激振质量和落锤高度,而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辅助设备与之配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低应变测试激振力有限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瞬态激振设备的释放装置及瞬态激振设备,该瞬态激振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较低且能够提高较大的激振力,并且激振力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瞬态激振设备的释放装置,所述释放装置包括:
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提升部,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具有中心孔,所述本体的侧壁设置有滑动槽;
第一滑动套筒,所述第一滑动套筒与所述本体的内壁可滑动连接并能够通过所述止挡部止挡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第一滑动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容纳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2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应变法现场检测传感器安装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坑轴力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