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炉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1926.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雨燕;李维准;张玉群;李显文;张强;韦兰兰;孔丽丽;张旭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泓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H9/02 | 分类号: | F23H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073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炉排,包括筒状壳体,筒状壳体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转动轴支架上的炉篦、破渣盘和被动盘,所述炉篦和破渣盘偏心的安装在转动轴支架上,所述破渣盘和被动盘均为圆环形盘,被动盘通过底部的齿圈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转动轴支架通过转动轴安装在主轴上,主轴通过主轴座及槽钢架固定在筒状壳体的内壁上,筒状壳体内还设有多根带有热电偶的热电偶支架,热电偶支架顶部从炉篦顶部伸出,炉篦顶部高于筒状壳体上端面,炉排安装好时,炉篦顶部伸入热解气化炉底部内,使用时,通过主动齿轮与齿圈啮合驱动被动盘以及破渣盘和炉篦转动,炉篦转动搅动灰烬层内灰渣均匀下落。本装置出渣均匀,寿命长,故障少并且运行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解气化炉附属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炉排。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在工作过程中,对于炉内的工作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炉内生活垃圾在热解气化时分为四个工作层,从上至下依次为干燥层、还原层、氧化层、灰烬层,其中氧化层即为燃烧层,灰烬层起到保持氧化层持续稳定工作的保障,在炉内能够起到承接托住燃烧层剧烈燃烧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将燃烧层与灰烬层下方的冷空气隔绝开,保持燃烧层的高温闷烧状态,从而保证了炉子的高效率工作。而目前市面上的炉子在灰烬层排出炉体的过程中存在烧烬的垃圾灰渣控制不方便,由于热电偶有严重的延时误差,灰烬层厚度变化剧烈,有时候会出现灰烬层在向外排卸过程中控制不好,灰烬层大量往下掉,灰烬层变薄,燃烧层保温效果不好,炉内燃烧状况从而产生巨大干扰,另外燃烧层极度靠近排灰装置,导致排灰装置烧坏等各类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灰效率高,性能可靠稳定的热解气化炉排灰装置,以解决目前排灰装置寿命短,故障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炉排,包括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上端与热解气化炉底部对接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壳体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安装在转动轴支架上的炉篦、破渣盘和被动盘,所述炉篦为斗笠状锥形盘,所述炉篦和破渣盘偏心的安装在转动轴支架上,所述破渣盘和被动盘均为圆环形盘,其中破渣盘中间孔孔径小于炉篦外径,被动盘中间孔径小于破渣盘外径,且破渣盘外径小于被动盘外径,所述被动盘底部设有一圈齿圈,筒状壳体侧壁上设有与齿圈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筒状壳体外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轴支架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上,所述主轴通过主轴座和槽钢架固定在筒状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筒状壳体内还设有多根热电偶支架,热电偶支架从下向上依次穿过破渣盘和炉篦并固定在炉篦上,热电偶支架顶部高于炉篦的锥形顶,每个热电偶支架内均设有热电偶,炉篦顶部高于筒状壳体上端面,炉排安装好时,炉篦顶部伸入热解气化炉底部内。
作为改进,所述筒状壳体上端面通过顶部法兰与热解气化炉底部对接安装,顶部法兰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圆颈,圆颈外径小于被动盘的外径,圆颈内径大于破渣盘外径,顶部法兰的圆颈上设有多个高度与破渣盘对应的破渣挡板,所述破渣挡板为两端贴近圆颈内壁中间突出的折型挡板。
作为改进,所述被动盘与筒状壳体内壁间隙配合,被动盘底部的齿圈为锥形齿圈,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也为锥形齿轮。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轴支架为多个阶梯支架组成的轮辐状支架,破渣盘固定安装在阶梯支架的顶部台阶面,被动盘固定安装在阶梯支架的中部台阶面,炉篦通过炉篦支架固定安装在破渣盘上。
作为改进,将转动轴安装在主轴上的轴承为止推轴承。
作为改进,所述主轴底部设有与其一体的主轴座,所述主轴座固定在槽钢架上,槽钢架焊接在筒状壳体内壁上。
作为改进,从炉篦顶部伸出且安装有热电偶的热电偶支架有1-5个,热电偶支架下端贴近转动轴支架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圆颈内壁上的破渣挡板有2-10个,多个破渣挡板在圆颈内壁周向上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泓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泓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1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连接器中端子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线缆连接器用端子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