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653.8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清;李景升;郭润清;郭魁元;苑林;许志光;朱丞;张恒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17/00 | 分类号: | G01M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支撑 防撞结构 仿真目标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本实用新型 测试目标 性能测试 吸波板 车衣 充气 反射雷达波 铝箔 测试车辆 测试要求 目标车辆 主动安全 充气柱 雷达波 三角锥 背对 反射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包括车衣,所述车衣内设有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上设有雷达波反射三角锥,所述防撞结构外侧贴有铝箔,用于反射雷达波,所述防撞结构连接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充气支撑结构包括后侧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后侧充气支撑结构通过充气柱连接前侧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前侧充气支撑结构朝向测试目标车辆一侧设有第一吸波板,所述前侧充气支撑结构、后侧充气支撑结构背对测试目标车辆一侧均设有第二吸波板。本实用新型的仿真目标车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车辆,用于车辆的主动安全测试,能够满足C‑NCAP和E‑NCAP的对于目标车辆的测试要求,能够对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主动安全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
背景技术
主动安全性能测试要求测试车辆一方面能够准确有效的识别目标车辆,另一方面能够对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起到保护作用。基于以上两点的考虑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车辆,用于车辆的主动安全测试,能够满足E-NCAP的对于目标车辆的测试要求,对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起到保护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包括车衣,所述车衣内设有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上设有雷达波反射三角锥,所述防撞结构外侧贴有铝箔,用于反射雷达波,所述防撞结构连接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充气支撑结构包括后侧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后侧充气支撑结构通过充气柱连接前侧充气支撑结构,所述前侧充气支撑结构朝向测试目标车辆一侧设有第一吸波板,所述前侧充气支撑结构、后侧充气支撑结构背对测试目标车辆一侧均设有第二吸波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上设有三个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后侧充气支撑结构上设有与所述防撞结构的凸起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防撞结构通过限位孔与所述充气支撑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结构为具有硬度的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柱上设有充气阀门,通过充气阀给前侧充气支撑结构、后侧支撑结构和充气柱充气,从而支撑起整个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波板为带有四棱锥的吸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波板为不带有四棱锥的吸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性能测试的充气仿真目标车具有以下优势:
(1)为了对测试车辆和目标车起到保护作用,该仿真车内部采用可充气的结构,并且增加海绵防撞结构来满足50Km/h的碰撞要求;
(2)为了模拟真实车辆用于基于视觉的主动安全性能测试,在充气结构外部套上涂有汽车外形图案的车衣来模拟真实汽车;
(3)为了满足基于雷达的主动安全性能测试要求,在仿真车尾部加装有用于反射雷达波的三角锥,在尾部面内同样粘贴有用于反射雷达波的铝箔;
(4)为了减少仿真车其他部件对于雷达波的反射,在仿真车内部表面粘贴用于吸收雷达波的吸波材料,在此采用SML(E)类型的吸波材;
(5)为了最大限度的吸收雷达波,采用四棱锥结构的吸波材料。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