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50115.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王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半轴 扭转梁 本实用新型 车轮驱动件 减速器安装 后拖曳臂 输出轴线 后悬架 拖曳臂 扭力 弯梁 传动效率 驱动半轴 使用寿命 行驶跑偏 直线连接 轴线重合 输出端 速度差 重合 整车 车轮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两侧通过半轴穿过后拖曳臂连接至车轮驱动件,所述两侧后拖曳臂的后端通过扭转梁连接;所述两侧半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线重合,使两侧半轴沿一条直线连接至两侧车轮驱动件,所述扭转梁中部向减速器反向突出,形成减速器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通过扭转梁中部设置减速器安装槽可使减速器输出轴线与驱动半轴轴线重合,提高其传动效率,减少半轴损坏,提高使用寿命。避免左右车轮速度差,减少整车行驶跑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悬架结构,属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拖曳臂带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是专为后轮而设计的悬架结构,它的构成非常简单—以粗壮的上下摆动式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或车架的硬性连接,然后以液压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充当软性连接,起到吸振和支撑车身的作用,圆柱形或方形横梁则连接左右车轮。
常见的拖曳臂带扭力梁半独立悬架中间横梁通过焊接连接到拖曳臂中间位置,结构呈H型。由于该结构横梁位于制动器前侧,导致整车无法采用后置后驱型式。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后悬架结构型式,其可用于电动车后置后驱。该结构采用C型拖曳臂后部通过螺栓与扭转横梁连接,横梁位于车轮后部,通过组合式减振器把拖曳臂与车身或车架连接,增加横向推力杆连接横梁和车身,减少后悬架横向窜动。
该结构主要适用于后驱电动小车,由于其减振器采用组合结构,造成减振器结构较长,其安装硬点位于车架外侧,使得车身收窄,不适应于普通汽车车身结构。其后端直梁结构,造成其电机与输出半轴呈较大角度,造成其传动效率和驱动半轴寿命下降。左右驱动半轴长度不同,左右车轮转动速度有一定差别,引起整车行驶跑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可使减速器输出轴线与驱动半轴轴线重合,提高其传动效率,减少半轴损坏,提高使用寿命。避免左右车轮速度差,减少整车行驶跑偏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曳臂带扭力弯梁式后悬架结构,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两侧通过半轴穿过后拖曳臂连接至车轮驱动件,所述两侧后拖曳臂的后端通过扭转梁连接;所述两侧半轴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线重合,使两侧半轴沿一条直线连接至两侧车轮驱动件,所述扭转梁中部向减速器反向突出,形成减速器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车体一侧的后拖曳臂还连接有横向推力杆,所述横向推力杆另一端连接至车身支架,所述横向推力杆中部也设置有减速器安装槽,弧度与扭转梁一致。
进一步,所述后拖曳臂包括由延展部、连接部以及突出部连接构成的拖曳臂主体,所述拖曳臂主体两侧本别固定有加强板Ⅰ及加强板Ⅱ,所述延展部的前端设置有车身铰接座,突出部开有驱动轴孔,所述驱动轴孔外侧开有制动器安装孔,突出部尾端折弯形成扭转梁连接座;所述连接部上还设置有减振器安装座,所述加强板Ⅰ在扭转梁连接座上方还设置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加强板Ⅱ在减振器安装座下设置有安装平台,通过连接部、加强板Ⅰ、加强板Ⅱ、以及突出部尾端折弯形成的扭转梁连接座围城盒状结构,可有效地加强减振器安装座以及拖曳臂的结构强度;所述突出部在驱动轴孔上部设置有制动器安装凹槽,通过制动器安装凹槽可方便后制动总成的预安装定位,从而节省安装时间;所述扭转梁连接座的底部与安装平台固定连接,且突出部折弯处固定有加强筋,可显著增加拖曳臂主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安装座包括两条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至加强板Ⅱ,一侧端部固定至连接部,另一侧端部通过安装板Ⅰ固定连接;所述两条连接板外侧分别固定有辅助安装板,所述辅助安装板的一端通过安装板Ⅱ固定连接,所述两侧辅助安装板伸出安装板Ⅰ且与安装板Ⅰ与安装板Ⅱ围合形成减振器安装槽;所述安装板Ⅰ与安装板Ⅱ中部还开有减振器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弘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50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曳臂带扭力直梁式后悬架结构
- 下一篇:推力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