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管成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9559.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武永星;韦仁哨;孙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北斗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7 | 分类号: | B21D26/037;B21D26/047;B21D26/041;B21C5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通管 成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成形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多通管成形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通管成形一般是采用内高压成形,它是一种利用高压液体介质加压胀形和轴向进给补料使管坯贴合模具腔的成形方法。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在成形过程中,如果充液压力的调节不准确或反馈不及时,容易出现管坯被压扁或胀破的情况;无背压缸,导致容易出现爆裂,还存在形成的分支管的厚度不均匀、分支管的伸长量不足等缺陷。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多通管成形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管成形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多通管成形系统,包括:管坯、上模、下模、左进给缸、右进给缸、伺服电机单元和增压器;所述管坯放置在上模、下模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上模和/或下模上设置有若干分支孔;所述左进给缸、右进给缸的活塞杆分别位于管坯的左右两侧;所述伺服电机单元包括驱动器、伺服电机和内啮合齿轮油泵;所述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相连,用于控制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内啮合齿轮油泵相连,用于驱动内啮合齿轮油泵;所述内啮合齿轮油泵的出油口与增压器连接,用于推动增压器活塞运动;所述增压器上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驱动器形成闭环控制。
进一步地,在左进给缸和右进给缸的杆头安装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工作腔的进油口处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比例溢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所述左进给缸和右进给缸分别通过第一比例溢流阀控制进给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左进给缸、右进给缸为双杆液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管成形系统还包括若干背压缸;在每个分支孔上安装有一个所述背压缸;在每个背压缸上安装有第二位移传感器,工作腔的进油口处安装有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二比例溢流阀和第三压力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每个背压缸分别通过第二比例溢流阀控制背压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背压缸为双杆液压缸,一端用于支撑分支管的成形,另一端用于安装第二位移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多通管成形系统中采用了伺服电机单元和增压器组合,可达到高精度、高效率、高节能控制目的。
1、采用伺服电机单元来控制管坯内的充液压力,操控方便、控制精度高。不仅能实现在一个成形阶段中管坯内充液压力的稳定,还能针对不同成形阶段对管坯内充液压力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形变效果,避免成形过程中出现管坯压扁或胀破的情况,提高产品质量,并且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由于采用了伺服电机,在多通管成形过程中,压力能够根据设定时间进行升高或者降低,实现压力的多段曲线变化,对研究不同材料的成形提供很大帮助。
2、采用位移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相结合的检测方式,能监控增压器的实时压力、左右进给缸的压力和位置变化、以及判断分支管成形是否达到目标值,便于实现智能控制。
3、背压缸的压力作为材料成型中的背压力,通过比例溢流阀和压力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可以使背压力按照预设的压力曲线变化或者与内高压成函数关系变化(例如正比增加),能实现背压力按不同时间进行不同变化的操作,能很好的防止材料形变过程中爆裂,使材料在形变过程中更圆润光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通管成形系统的主要部件配合示意图。
图2是伺服电机单元和增压器的连接控制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多通管的成形系统的成形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北斗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北斗星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9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矫直机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压合批锋的冲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