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8221.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温燕峰;覃仁伟;周南云;李强;涂怡星;秦华明;张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 辊串位 校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它解决了退火辊校正难等技术问题。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退火辊的两端各具有一连接轴头,连接轴头通过一安装轴承连接在机架上,本校正装置包括顶杆和顶锥,顶杆的外端具有外螺纹,顶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母,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板,顶杆插设在安装板上,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母分别位于安装板的内外两侧,顶锥固定在顶杆的内端,且顶锥抵靠在连接轴头的端面的圆心处。本实用新型具有退火辊校正容易、轻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咸宁南玻热端退火窑退火辊轴承安装方式为锥套安装方式,由于生产工艺的变化,轴头温差变化大,极易造成锥套松脱,退火辊整体串位。
当退火辊整体串位矫正时需要下降辊体,用叉车在操作端顶辊体轴头进行位置矫正,操作费时费力且极易顶过头。同时当生产6mm以下玻璃时,退火辊运转速度快,退火辊串位矫正不易操作,当下降或升辊体时易使板面划伤,造成生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一个安装在退火辊支架上的结构简单的校正装置,轻便的对退火辊的位置进行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退火辊的两端各具有一连接轴头,所述连接轴头通过一安装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本校正装置包括顶杆和顶锥,所述顶杆的外端具有外螺纹,所述顶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母,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顶杆插设在安装板上,所述锁紧螺母和固定螺母分别位于安装板的内外两侧,所述顶锥固定在顶杆的内端,且顶锥抵靠在连接轴头的端面的圆心处。
退火辊的连接轴头温差变化较大,容易造成串位,本装置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安装板,将顶杆穿设在安装板上,通过顶杆内端的顶锥将连接轴头顶住,并通过旋转固定螺母即可使顶锥对连接轴头时间压力,对其进行校正,校正结束后,旋紧锁紧螺母即可,该结构简单可靠,由于驱使退火辊校正需要的压力较大,传统方法采用叉车进行,利用叉车的前臂和叉车的驱动力使连接轴头恢复原位,相比之下,本装置只需1人操作,操作简单方便且易掌握移位尺寸,提高了维修效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当生产6mm以下玻璃时可用该装置固定退火辊防止继续串位,直至生产6mm以上板面时再处理,避免玻璃板面被划伤,保证了生产的稳定以及设备的安全。
在上述的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中,本校正装置还包括短轴和轴套,所述短轴和连接轴头的内端上分别具有轴环一和轴环二,所述轴环一和轴环二之间通过平面轴承相连,所述轴环一和轴环二的外周面均具有外花键一,所述轴套上具有与所述外花键一配合的内花键,所述顶锥和短轴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
本校正装置可实现两者不同模式,高速模式:将轴套滑动至轴套与轴环一和轴环二脱离,短轴与顶杆之间在平面轴承的连接作用下可以相对旋转,顶锥可以相对顶杆高速旋转而不受到安装板的摩擦影响,也不影响连接杆与安装板之间的安装强度和牢靠度;低速模式:将轴套同时套设在轴环一和轴环二上,使得短轴与顶杆周向不能相对运动,从而依靠顶锥与连接轴头之间的摩擦实现相对运动,其转速较慢,但平稳性较好。
在上述的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中,所述联轴器的周面上具有能够与所述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二。
轴套可以在闲置状态下套设在联轴器上,通过外花键与之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退火辊串位校正装置中,所述联轴器与顶锥之间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8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模板支撑装置
- 下一篇:纳米硒-几丁质复合体的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