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载玻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8137.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丽 |
主分类号: | G02B21/34 | 分类号: | G02B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凹槽 样品涂抹 本实用新型 检验载玻片 液体收集槽 玻片本体 交叉污染 样本观察 标记区 背面 载玻片本体 竖直布置 隔离区 观察区 再利用 分割 隔开 毛面 吸水 涂抹 样本 回收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由一样本观察区和一标记区组成,所述样本观察区由若干条竖直布置的直线凹槽分割成若干个样品涂抹区和隔离区,每个样品涂抹区的背面均设有编号,所述标记区位于所述载玻片本体正面的一侧,且其背面设有毛面区,每条直线凹槽的两端均设有液体收集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线凹槽的设计将样本观察区分割成若干个样品涂抹区,从而实现了多个不同样品的同时涂抹和观察,并且不会产生交叉污染;直线凹槽和液体收集槽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将样本隔开,从而不会出现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对液体进行收集,从而不需要单独进行吸水处理,实现了样品的回收再利用,减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载玻片。
背景技术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传统的载玻片由于整个观察区为一整块光滑的玻璃面,将样品放置上面,盖玻片压盖时,被观察的液体为了压片均匀,一般是过量的,所以会从盖玻片的四周挤压出,然后用吸水纸吸取。为了防止不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所以一个载玻片一次只能涂抹一种样品。另外,有些被观察的样品可能还需要回收,如果一旦使用吸水纸吸收处理过,就无法进行回收,这无疑造成了样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验载玻片,一次能观察多种不同的样品,使用方便,且无需对样品进行吸水处理,样品可回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验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由一样本观察区和一标记区组成,所述样本观察区由若干条竖直布置的直线凹槽分割成若干个样品涂抹区和隔离区,每个样品涂抹区的背面均设有编号,所述标记区位于所述载玻片本体正面的一侧,且其背面设有毛面区,每条直线凹槽的两端均设有液体收集槽。
作为优选,所述标记区采用油性树脂,涂膜在载玻片本体1正面的一侧,通过烘烤后固化形成,所述油性树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涂抹区为干净光滑的玻璃面。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凹槽内涂有疏水剂。
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凹槽的深度从中间向两端不断变深。
作为优选,所述液体收集槽的深度大于直线凹槽两端点的凹陷深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直线凹槽的设计将样本观察区分割成若干个样品涂抹区,从而实现了多个不同样品的同时涂抹和观察,并且不会产生交叉污染;每个样本涂抹区背面设计有编号,方便对不同样品之间进行区分,方便实验的记录;油性树脂标记区的设计可以对载玻片进行标记,直线凹槽和液体收集槽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将样本隔开,从而不会出现交叉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对液体进行收集,从而不需要单独进行吸水处理,实现了样品的回收再利用,减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检验载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线凹槽和液体收集槽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丽,未经张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81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镜筒安装的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生物芯片用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