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长的内螺纹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47509.9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良;谢文;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良 |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长 螺纹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螺栓机械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加长的内螺纹夹具。
背景技术
螺栓的拉伸试验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一般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机按照GB/T 228-2010标准制造,在专利CN201220295475.4中,针对钳形夹具容易造成螺栓样品移动或发生夹具损坏的情形,出现了一种高强螺栓抗拉强度检测夹具,它能够有效保护螺栓样品,使用方便快捷。但是这种夹具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检测夹具在使用时,放置在试压机上的钳形夹具内随意性较强,检测夹具与螺栓夹具之间产生倾斜,钳形夹具夹持不稳定,螺栓断裂以后容易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2、检测夹具的U形槽口径固定,将螺栓头塞进口型孔内费时费力,且适用范围窄,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长的内螺纹夹具,它夹持螺栓后可以保持螺栓纵向垂直于试验机钳口水平面并且螺栓断裂后,可以防止断裂的螺栓掉落,扩大了夹具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加长的内螺纹夹具,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套筒,所述套筒底部设置拉线,所述拉线远离套筒一端设置吊锤,所述螺杆上设置校准槽或校准杆,所述校准槽或校准杆的位置与拉线的位置相适应,所述螺杆底端设置第一承力件,所述第一承力件底部设置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承力件侧壁上设置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一开口槽相通,所述第二开口槽内设置螺栓吸附装置,所述第一承力件下方设置第二承力件,所述第二承力件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与第一开口槽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于第二开口槽相对应,所述第二承力件侧壁上设置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开口槽与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开口槽内均设有螺栓吸附装置,两个所述开口槽以第一承力件的中心点和第二承力件的中心点所在的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螺栓吸附装置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第二开口槽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端设置磁铁,所述磁铁位于第二通孔位置处。
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设置非金属隔板,所述磁铁与非金属隔板相接触。
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螺纹。
所述第一承力件与第二承力件之间螺钉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杆上设置吊锤,使得螺栓在夹持后可以保持螺栓纵向垂直于试验机钳口水平面,有利于钳形夹具夹紧螺栓,防止螺栓脱落,当螺栓在拉伸试验机上断裂之后,磁铁从第二通孔中甩出,即使螺栓从夹具中脱落,也能吸附螺栓,双重作用防止断裂的螺栓掉落。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承力件与第二承力件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放置螺栓,并可根据螺栓杆直径的不同更换第二承力件,提高了夹具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
3、螺栓吸附装置设置为两个,提高了夹具吸附断裂螺栓的能力,进一步保障了断裂后的螺栓被吸附住,防止螺栓掉落。
4、本实用新型采用弹簧与磁铁进行连接,弹簧弹力大,能够有效支撑磁铁,提高磁铁吸附螺栓的稳定性。
5、非金属隔板能够减弱磁铁与第二承力件之间的吸附力,使得螺栓在发生断裂之后磁铁能够迅速从第二通孔内弹出,且弹出幅度大,有利于磁铁快速吸附住断裂的螺栓。
6、第一通孔内设置螺纹,能够对没有螺栓头的螺栓杆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扩大了使用范围。
7、所述第一承力件与第二承力件之间螺钉连接,组装拆卸方便,连接牢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对螺栓的承力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承力件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I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螺杆;2、支撑杆;3、套筒;4、拉线;5、吊锤;6、第一承力件;7、第一开口槽;8、第二开口槽;9、第一缺口;10、第二承力件;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二缺口;14、弹簧;15、磁铁;16、非金属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良,未经张海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7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