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形电池壳体防爆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7167.0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于庆利;田恒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达利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3/00 | 分类号: | B44B3/00;B44B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6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 电池 壳体 防爆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圆形电池壳体的防爆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1.7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以上,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同步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已经开始规模化启动,将给锂电池市场带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12年至2020年动力锂电池需求将成百倍增长,同时对电池容量要求需大幅度提升,因此锂电池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越来越好。
锂电池能够成为产业发展方向,主要基于其拥有多项特性。首先其拥有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是相同容量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的一半,体积是镍镉的40-50℅,镍氢的20-30℅;其次,它还能实现高电压,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位体的工作电压为3.7v(平均值),相当于三个串联的镍镉或镍氢电池,同时锂电池的物料、锂离子电池不含有如隔、铅、汞等有害物质,被视为无污染电池。
目前随着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高速列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截止2016年11月底其增长了8.18个百分点,保守估计,2017年增长率按10个百分点计算。一台纯电动汽车需要40~50公斤的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仅生产100万辆电动车所需的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就将是目前全球锂电池材料总需求量的数倍,锂电池电动车对动力锂电产生强大推动力,预计2017年动力锂电市场规模约为5亿美元,到2018年将达到160亿美元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4.2%。根据行内预测,到2020年锂动力电池的产值将与小型锂电池的产值相同,各种型号电池的应用正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提高,电池爆炸的威力凸显出来,电池爆炸可以造成人身伤害及引发火灾造成重大的损失。
现在市场中锂电池壳体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方形锂电池壳体防爆刻印都打印在产品表面,和圆形产品对比技术要求略低;圆形锂电池的防爆刻印都是设计在配套的电池盖板上面,盖板产品防爆刻印加工复杂,而且防爆刻印容易破裂,电池良品率偏低。
因此,需要一种实用于在圆形电池壳体上刻印防爆刻印的防爆模具装置,以解决现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电池壳体防爆模具装置,在圆形电池壳体上刻印防爆刻印,以解决现有生产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圆形电池壳体防爆模具装置,包括定位凸模、定位凹模,所述定位凹模设有中心孔,防爆刀固定设置在所述中心孔内,所述定位凸模设置有用于放置圆形电池壳体的定位孔,通过定位凸模、定位凹模配合,在圆形电池壳体底部形成防爆刻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凹模下方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伸入定位凹模的中心孔,所述防爆刀固定在所述顶杆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凹模的中心孔内侧、防爆刀的外侧设有产品定位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爆刀的刀口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电池壳体防爆模具装置,在顶杆的顶部安装圆形防爆刀,圆形电池壳体放置在定位凸模定位槽内,通过定位凸模、定位凹模配合,防爆刀在圆形电池的底部刻印上防爆刻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A圆形电池壳体防爆模具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型号锂电池壳体产品的防爆刻印,位置精度可达到0.01mm以内。
B电池壳体上的爆破面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十分实用。
C解决了圆形产品防爆刻印难加工问题,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D模具装置结构稳定,加工简单,维修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爆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凹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实现方式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电池壳体防爆模具装置,包括定位凸模10、定位凹模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达利五金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达利五金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7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雕刻机的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雕刻机的防尘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