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6459.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9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超;王全征;王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地质郑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板 种植板 土地生态 岩土 水管 矿产 种植土层 地基层 集水箱 连接管 恢复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防护网 过滤网 碎石层 通水孔 内壁 浇灌 雨水 防护 生长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包括地基层、种植板、防护板、水管和加固刺,所述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种植板位于种植土层的内部,且种植土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板和种植板相互连接,且防护板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护板的内壁设置有通水孔,且防护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和连接管相互连接,且水管的另一端和集水箱相互连接,并且集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加固刺固定在种植板的表面。该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能对雨水等浇灌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有利于绿植的顺利生长,同时能对土壤进行加固,防止了水土的二次流失,防护恢复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地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
背景技术
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划分基本一致,并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世界人口数量剧增,受粮食生产和牲畜放牧的影响,首先是大量的自然绿色植被遭到破坏,影响光合作用而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其次是大量的土地资源退化,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
随着人类发展的不断进步,矿区土地却被破坏的越来越严重,现有的土地生态恢复结构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保护时存在着不能对雨水或者浇灌用水进行收集;绿植的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土壤容易松散造成二次水土流失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土地生态恢复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对雨水或者浇灌用水进行收集;绿植的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土壤容易松散造成二次水土流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包括地基层、种植板、防护板、水管和加固刺,所述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碎石层,且种植土层位于碎石层的上方,所述种植板位于种植土层的内部,且种植土层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网,并且防护网通过固定件和种植土层相互连接,所述防护板和种植板相互连接,且防护板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护板的内壁设置有通水孔,且防护板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和连接管相互连接,且水管的另一端和集水箱相互连接,并且集水箱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加固刺固定在种植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种植板包含有板体和种植孔,板体上设置有种植孔,且种植孔在板体上为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和种植板为垂直分布,且防护板的高度和种植土层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关于防护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过滤网的网孔直径范围为1.0-1.4mm。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通水孔相连通,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水管为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固刺均匀分布在种植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加固刺和种植孔为交错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矿产岩土开采土地生态恢复结构,能对雨水等浇灌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有利于绿植的顺利生长,同时能对土壤进行加固,防止了水土的二次流失,防护恢复效果更好;
1.使用均匀分布的种植孔,配合预先铺设的种植土层,能为绿植的生长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2.使用防护板能对土壤进行初步的保护,防止了水土的流失;
3.使用过滤网能防止泥土将通水孔堵塞,对灌溉用水或者雨水的收集效果更好;
4.使用连接管配合集水箱以及水管的使用,能对灌溉用水以及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便于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5.均匀分布的加固刺能对土壤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对土层以及绿植根部的保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地质郑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地质郑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6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