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拆卸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46425.3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韩坤;谭昱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挑选汽车除了看重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基本性能外,对汽车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衡量汽车舒适性的指标主要为汽车所产生的噪声高低,而汽车产生的噪声通常是通过振动引起的,因此在整车出厂前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例如在悬置隔振量测试中,通常需要将振动传感器布置在车内空间狭小的位置,这就导致测试工作结束后,对传感器的拆卸将会十分不便,尤其是传感器作为精密部件,容易被损害,因此需要不断仔细观察传感器的位置及状态,以避免因为操作人员错误操作而造成损害。然而,由于振动传感器布置在车内空间狭小的位置,操作人员在用专用拆卸工具拆卸的过程中,难以观察到振动传感器的位置,视线极易受到阻碍,从而导致需要不断调整角度以观察传感器的位置,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由此,振动传感器的拆卸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工具,解决了振动传感器的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工具,包括:
操作手杆及设置于所述操作手杆的一端的开口卡件;
所述开口卡件包括第一壁体、第二壁体、第三壁体和第四壁体,所述第一壁体、所述第二壁体、所述第三壁体和所述第四壁体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壁体与所述第四壁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壁体与所述第三壁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体、所述第二壁体、所述第三壁体和所述第四壁体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壁体之间形成V型夹角;
所述第一壁体、所述第二壁体、所述第三壁体和所述第四壁体上均开设有观察孔,所述开口卡件用于与振动传感器的底座卡接配合以对所述振动传感器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壁体、所述第二壁体、所述第三壁体和所述第四壁体上均开设有观察孔,使得操作人员避免了视线被遮挡,更加容易观察到振动传感器的位置,减少了因观察位置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振动传感器的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工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工具与振动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拆卸工具拆卸振动传感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工具,包括:
操作手杆1及设置于所述操作手杆1的一端的开口卡件2;
所述开口卡件2包括第一壁体21、第二壁体22、第三壁体23和第四壁体24,所述第一壁体21、所述第二壁体22、所述第三壁体23和所述第四壁体24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壁体21与所述第四壁体2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壁体22与所述第三壁体2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体21、所述第二壁体22、所述第三壁体23和所述第四壁体24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壁体之间形成V型夹角;
所述第一壁体21、所述第二壁体22、所述第三壁体23和所述第四壁体24上均开设有观察孔25,所述开口卡件2用于与振动传感器3的底座31卡接配合以对所述振动传感器3拆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拆卸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人员通过握持所述操作手杆1将所述开口卡件2与振动传感器3的底座31卡接,再以图4所示的作用力方向施加作用力,期间,应当不断通过所述观察孔25来观察所述振动传感器3的位置及状态,以避免视线被遮挡,直至拆卸完成。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开口卡件2的开口可以避开振动传感器的接线位置,所述观察孔25除了起观察的作用外,还可以降低所述开口卡件2的重量。
这样,通过所述第一壁体21、所述第二壁体22、所述第三壁体23和所述第四壁体24上均开设有的观察孔25,使得操作人员避免了视线被遮挡,更加容易观察到振动传感器3的位置,减少了因观察位置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振动传感器3的拆卸效率。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壁体21、所述第二壁体22、所述第三壁体23和所述第四壁体24上均开设有的观察孔为长圆孔。这样设计是对于减重作用和观察作用综合而言较为平衡的一种选择,当然还可以设计其他形状,例如圆形或矩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6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立式放线架
- 下一篇:一种电缆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