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密封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6143.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世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3 | 分类号: | E06B7/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密封窗。
背景技术
房屋设计中,门窗为主要设计部件,其密封性决定了房屋保暖保冷的情况,尤其是窗体,在人们休息时其始终保持关闭状态,在寒冷的冬天中,如果窗体的密封性差,不仅会影响保温效果,还可能随着风力的吹动破坏窗体结构框架,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结构强度高的铝合金密封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密封窗,包括
窗体结构,所述窗体结构包括窗体边框、以及固连于所述窗体边框内圈的玻璃窗;
窗框结构,所述窗框结构置于所述窗体结构的外侧,且与所述窗体结构紧密贴合;
所述窗体结构与所述窗框结构贴合处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窗框结构的对应位置处具有卡紧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卡紧组件配合;
所述密封组件至少包括橡胶层以及尼龙层,且所述橡胶层和尼龙层与所述窗体结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层、尼龙层,所述橡胶层和尼龙层交错固定于所述窗体结构的外圈。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层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橡胶层的长度,且所述尼龙层和所述橡胶层的连接处具有夹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置于所述橡胶层侧面的向外突出的长方形凸台、以及置于所述尼龙层对应位置的向内凹陷的长方形凹槽,且所述长方形凸台与所述长方形凹槽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固定垫,所述固定垫与所述密封组件贴合,所述橡胶层上向外凸设有弹性凸台,所述弹性凸台与所述橡胶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垫与所述弹性凸台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座,所述弹性凸台与所述固定槽座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垫的两侧面均向上凸出形成遮挡部,所述窗体结构夹持于两个所述遮挡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窗体结构关闭或开启运动过程中接触的所述遮挡部为弹性遮挡部,另一个所述遮挡部为固定遮挡部,所述弹性遮挡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固定遮挡部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遮挡部与所述固定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弹性遮挡部为固连于所述固定垫另一侧的橡胶遮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遮挡部的高度为固定遮挡部高度的二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遮挡部的上端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倾斜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密封窗,在窗体结构和窗框结构之间设计了密封组件和卡紧组件,利用各结构之间的过盈配合,可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还可以保证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密封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铝合金密封窗的尼龙层和橡胶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铝合金密封窗的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窗体边框;2、尼龙层;3、橡胶层;4、弹性凸台;5、固定槽座;6、框框结构;7、卡紧组件;8、长方形凸台;9、长方形凹槽;10、固定垫;11、固定遮挡部;12、弹性遮挡部;13、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密封窗,包括
窗体结构,窗体结构包括窗体边框1、以及固连于窗体边框1内圈的玻璃窗;
窗框结构6,窗框结构6置于窗体结构的外侧,且与窗体结构紧密贴合;
窗体结构与窗框结构6贴合处设置有密封组件,窗框结构6的对应位置处具有卡紧组件7,密封组件与卡紧组件7配合;而其中密封组件至少包括橡胶层3以及尼龙层2,且橡胶层3和尼龙层2与窗体结构连接处通过密封胶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世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世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6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