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尾气二次燃烧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6064.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单建伟;孙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阿尔卑斯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L7/00;F23N5/0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64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26600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尾气 二次 燃烧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中的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尾气二次燃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中,无论是采用焚烧还是裂解,尾气中均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未燃尽的气体,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未燃尽的气体其中危害比较大的是飞灰和二噁英。对于飞灰,常用的办法是通过水洗塔水洗,布袋除尘然后活性炭吸附,但是规模比较大,设备投资成本也非常高。对于二恶英,众所周知,二恶英在800度温度环境下会被分解,然后用急速冷却的办法来防止再次合成;但是急速冷却一般是通过水槽进行热交换,这样也避免不了设备的大型化;而其他的诸如用紫外线或者臭氧来尝试分解二噁英,还没有达到工业实用的水平。
而且,应用以上常规手法会产生大量的压力损失,焚烧或者裂解炉内的压力会上升,造成烟气从投料口,观察口等缝隙外漏。提高密闭性在工业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极限是尾气处理的最大阻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尾气处理存在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体式尾气二次燃烧处理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次燃烧装置,不仅可以简便的封锁飞灰,而且在去除二恶英的同时不增加炉内压力,还具有小型化、便于使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体式尾气二次燃烧处理装置,所述二次燃烧处理装置的入口连接燃烧炉的尾气出口,出口与烟道连接,所述二次燃烧处理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最下部连接有高浓度氧气罐,所述本体的最上部设有检测有无飞灰的透过性光电传感器,所述本体的下部还设有燃烧器、金属网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燃烧器、温度传感器和透过性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浓度氧气罐与本体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鼓入氧气量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与本体的外壁形成45度角倾斜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的材质为耐高温的不锈钢或者铬钼钢。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上部安装有喷雾嘴和控制喷雾开关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在其中央上部插入冷却进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进风管的上端封闭,侧面开有排列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传统的尾气处理装置一般比炉体本身规模大,用于冷却的水,电以及助燃耗材消耗量大,对于小型化,分散化的垃圾处理设备建设无疑形成很大的障碍。而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次燃烧装置用于小型化垃圾处理设备(一天处理量在10吨以下)的尾气处理,不仅消耗的能量极少,而且其体积较小,安装使用方便(直径1米,高2.5米左右),本装置在小型裂解炉(10吨/天)的应用中,实现了二恶英和飞灰的排放远远低于2014新国标的焚烧排放标准。利用所述装置就可以完成无害化处理,对今后的垃圾处理设施多样化发展的贡献会非常的明显,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网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空气管的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进风管11b的细孔结构图。
其中,1、本体;2、入口;3、出口;4、氧气控制阀;5、氧气瓶;6、燃烧器;7、金属网;8、温度传感器;9、喷雾嘴;10、喷雾水控制管;11a、冷却空气管;11b、冷却空气管;12、冷却空气吹入管道;13、光电传感器;14、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尾气二次燃烧处理装置安装于焚烧炉或者裂解炉的尾部来处理尾气,在所述二次燃烧处理装置的入口2的位置连接炉体的尾气排出部,所述二次燃烧处理装置的出口3处连接有用于排放尾气的烟道。
所述尾气二次燃烧处理装置包括有本体1,在所述本体1的最下部连接有高浓度氧气罐5,所述高浓度氧气罐5与本体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鼓入氧气量的阀门4,所述本体1的下部还设有燃烧器6、金属网7以及温度传感器8。
在入口2导入的尾气和从高浓度氧气罐5鼓入的高浓度氧气混合,通过燃烧器6的火焰和赤热化的金属网完全燃烧。为了促进燃烧没有使用空气而是高浓度氧气,这样燃烧区压力变小从而使得尾气顺利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阿尔卑斯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阿尔卑斯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6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