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园新型捕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45459.0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梅甘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A01M1/16 |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文珊 |
| 地址: | 342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园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园新型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饮食安全的认识不断加深,使用安全无公害的防治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由于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茶炭疽病、茶芽酮枯病等茶园病虫的虫数逐年增长,对茶叶的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现有的最有效的防虫措施是喷洒大量的杀虫剂,但大量的使用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进而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茶园新型捕虫装置,其能够使茶叶在生长过程中,有效的诱捕各种茶园病虫,进而避免受到茶园病虫的侵害。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园新型捕虫装置,包括诱虫光源、电网、漏斗式进出通道、透明罩、收虫部、诱虫盒、支架、吊绳、扣入件、插入件,所述透明罩内设置有所述漏斗式进出通道,所述收虫部通过所述扣入件与所述插入件固定在所述透明罩下方,所述透明罩一侧设有所述支架,所述诱虫光源设置在所述支架横截面的下方并悬挂在所述漏斗式进出通道上方,在所述诱虫光源的四周设有所述电网,所述诱虫盒通过吊绳与所述诱虫光源连接并悬挂至所述收虫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明罩为长方体,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分别与所述漏斗式进出通道、所述收虫部相连,长方体的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设为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诱虫光源、所述电网均与所述支架螺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虫部的底部设有粘虫纸。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诱虫盒为长方体,长方体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更换诱虫剂的开口,另三个侧面设有散发诱虫剂气味的通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明罩上方设有外螺纹,所述漏斗式进出通道的头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为轴承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园新型捕虫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诱虫光源,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吸引不能种类的茶园病虫,以及设置有的可放置诱虫剂的诱虫盒,其诱虫剂的诱虫气味也能够吸引茶园病虫。在诱虫光源的四周设有电网,可将部分飞行类的茶园病虫消灭,进而消灭的茶园病虫通过下方的漏斗式进出通道进入到收虫部,从而收集茶园病虫。将诱虫盒悬挂在诱虫光源的下方,能够有效将飞行类以及爬虫类的茶园病虫吸引到收虫部,进而提高捕虫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滚筒式红茶干燥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诱虫光源;2、电网;3、漏斗式进出通道;4、透明罩;5、收虫部;6、诱虫盒;7、支架;8、吊绳;9、扣入件;10、插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茶园新型捕虫装置,
包括诱虫光源1、电网2、漏斗式进出通道3、透明罩4、收虫部5、诱虫盒6、支架7、吊绳8、扣入件9、插入件10;
透明罩4内设置有漏斗式进出通道3,使茶园病虫进入到收虫部5。收虫部5通过扣入件9与插入件10固定在透明罩4下方,通过扣入件9与插入件10方便收虫部5的安装与拆卸。透明罩4一侧设有支架7,诱虫光源1设置在支架7横截面的下方并悬挂在漏斗式进出通道3上方,诱虫光源1的四周设有电网2。电网2表面为网状结构,其网状结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电网2下方设为开口,能够消灭部分飞行类的茶园病虫并通过下方的漏斗式进出通道3将消灭的茶园病虫收集到收虫部5。同时,诱虫光源1可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吸引不同种类的茶园病虫,诱虫盒6通过吊绳8与诱虫光源1连接并悬挂至收虫部5内。
透明罩4为长方体,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分别与漏斗式进出通道3、收虫部5相连,长方体的四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设为开口,方便用户打开更换清洗装置内部。收虫部5的底部设有粘虫纸,进一步防止茶园病虫逃跑。诱虫盒6为长方体,长方体的四个侧面中,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更换诱虫剂的开口,另三个侧面设有散发诱虫剂气味的通气孔,进而吸引飞行类或爬虫类的茶园病虫。进一步地,部分飞行类或爬行类的茶园病虫沿着吊绳8或漏斗式进出通道3至诱虫盒6,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适当更换诱虫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寻乌县甘霖阳天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5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