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盖水道孔自动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5276.9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4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宝祺;刘立波;李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 连接杆 自动封堵装置 缸盖水道 水套孔 夹爪 通孔 竖直中轴线 后续工位 开口向下 切削加工 依次排列 杂质残留 水堵塞 飞溅 贯穿 划伤 铝屑 切屑 水套 外壁 堵住 | ||
一种缸盖水道孔自动封堵装置,采用安装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水堵塞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时产生的铝屑极易掉入水套内的技术问题。所述安装座呈开口向下的U型,外壁的竖直中轴线上有两个依次排列贯穿整个安装座的通孔,上方通孔被第一连接杆贯穿。安装座固定在夹爪后,跟随夹爪关闭与打开动作实现封堵住水套孔的功能。防止了切削加工中飞溅的切屑落入水套孔内引起杂质残留及后续工位的工件划伤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加工制造技术,特别涉及缸盖水道孔自动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现有技术缸盖在铸造时需在油腔上开一个工艺孔,以便铸造完成时去除砂芯。该孔直通缸盖水套内部,在缸盖下线时会压装水堵盖以作永久密封。但在粗加工期间,该孔都处于打开状态,加工时产生的铝屑极易掉入水套内,目前国内外无专用封堵水套孔工装,均是依靠后工序清洗机将掉入水套内的铝屑洗出。
存在问题:
1、加工时产生的铝屑极易掉入水套内,影响后续工件的正常质量检查结果;
2、虽然后工序有清洗机进行清洗,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切屑无法完全清洗干净的情况;
3、当缸盖到装配线进行装配时,时常发生缸盖水套内铝屑掉出,致使缸盖压伤,或泄露测试不合格,导致返修浪费,甚至缺陷流至最终客户手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盖水道孔自动封堵装置,采用安装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水堵塞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时产生的铝屑极易掉入水套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这种缸盖水道孔自动封堵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水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座呈开口向下的U型,外壁的竖直中轴线上有两个依次排列贯穿整个安装座的通孔,上方通孔被第一连接杆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为水平放置的L型,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安装座通过螺母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处呈水平放置的U形,U形两壁有对应的通孔贯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为竖直的直棍,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水堵塞的上端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堵塞上下表面为圆形,并上表面面积小于下表面,侧面外壁为弓形,所述水堵塞上表面中心处与第二连接杆下端连接。所述水堵塞采用尼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缸盖水道孔自动封堵装置还包括夹爪,所述夹爪能够进行移动,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夹爪上。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封堵工装设计简单,便于维护;
2.采用该工装可以保证水套孔的密封效果,消除铝屑从该孔掉入缸盖水套内部的风险,从而降低装配线铝屑造成的不合格数量;
3.本工装质量较轻,调试方法简单,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拆装及换型调整;
4.双螺母锁定连接杆位置方式连接可靠,不存在二次异物掉入的风险;
5.该方案适用于缸盖粗加工工位,结构简单,材料常见,制作容易;
本工装通过夹具上已有的夹爪驱动,不需增加人员操作,不增加额外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堵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5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铁屑压块功能的节省空间的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排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