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不锈钢包边的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4414.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蒋亚明;吴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理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3/04;B60B21/12;B60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何聪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本实用新型 轮辐板 沉孔 通孔 不锈钢包边 保护壳 固定孔 加固圈 橡胶圈 轮辋 螺栓螺纹连接 螺栓 便于拆卸 合格零件 弧形结构 减震作用 使用寿命 维修成本 可循环 螺孔中 爆胎 轮辐 轮缘 螺孔 轮胎 社会发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不锈钢包边的轮毂,包括橡胶圈、轮缘、轮辋、轮辐、加固圈、螺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通孔、轮辐板、气孔、保护壳、固定孔、沉孔和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圈能够在爆胎时有效的保护轮毂,在加固圈的第一凹槽中安装保护壳,能够有效的防止杂质进入螺孔中,便于拆卸和安装,轮辐板与轮辋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便于实现零件的更换,使各合格零件可循环使用,降低了维修成本,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固定孔由沉孔和第二通孔组成,所述沉孔的运用有效的防止了螺栓损坏轮胎,轮辐板采用弧形结构,具有一定减震作用,提高了轮毂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具体为一种具有不锈钢包边的轮毂,属于机械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被广泛运用与生活、工作中,在如今讲究效率和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汽车的便捷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减少了不必要的赶路时间,而作为汽车零件的轮毂也有巨大的作用,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两大类。
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轮毂,该种结构在扒胎的时候很容易划伤轮辋,轮辋一旦划伤可能会导致轮胎漏气,影响行驶安全,且现有的轮毂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会发热,爆胎后不能有效的保护轮毂,影响到轮辋的硬度和使用寿命,不易安装拆卸,成本高,因此,提出一种具有不锈钢包边的轮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不锈钢包边的轮毂,安装拆卸方便,使用寿命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不锈钢包边的轮毂,包括轮辋,所述轮辋的侧壁焊接有轮缘,且所述轮缘的侧壁安装有橡胶圈;所述轮辋的内部贯穿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设置于所述轮缘之间的所述轮辋;所述轮辋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轮辐,且所述轮辐固定于所述轮辋的中轴线处;所述轮辐的一侧安装有保护壳,且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轮辐卡合;所述轮辋的侧壁贯穿有气孔。
优选的,为了有效的保护所述轮辐,所述轮辐包括、加固圈、螺孔、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通孔、轮辐板,所述轮辐板螺纹连接于所述轮辋,所述加固圈的侧壁焊接有所述轮辐板,所述加固圈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孔,所述保护壳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合,所述保护壳通过螺栓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的加固圈的表面设置有所述螺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的所述加固圈的表面贯穿有所述第一通孔。
优选的,为了有效的保护轮胎,所述固定孔包括沉孔、第二通孔,所述轮辋的侧壁贯穿有所述沉孔,且所述沉孔底端的所述轮辋贯穿有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的,为了有效的固定所述保护壳,所述第二凹槽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直径。
优选的,为了增强轮毂的稳固性,所述加固圈与所述轮辋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为了有效的保护所述轮辋,所述轮辋为不锈钢的圆环结构。
优选的,为了增强所述轮辐的稳定性能,所述轮辐板有多个,且所述轮辐板均匀焊接于所述加固圈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圈能够在爆胎时有效的保护轮毂,在加固圈的第一凹槽中安装保护壳,能够有效的防止杂质进入螺孔中,便于拆卸和安装,轮辐板与轮辋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于,便于实现零件的更换,使各合格零件可循环使用,有效的减少了维修费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固定孔由沉孔和第二通孔组成,所述沉孔的运用有效的防止了螺栓损坏轮胎,轮辐板采用弧形结构,具有一定减震作用,提高了轮毂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理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理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4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越野自行车轮框
- 下一篇:一种5°斜底轻量化汽车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