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比热容流动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3777.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3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媚娜;陈军希;吴志芳;陈龙祥;刘晓玲;胡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组件 采集端 热管 出口端 电热丝 进口端 输送泵 连通 流动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 温度采集器 液体比热容 样品储罐 电流表 电压表 恒温箱 换热管 三通阀 电源 质量流量计量 闭合回路 进口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比热容流动测量装置,包括样品储罐、输送泵、恒温箱、测量组件、三通阀以及质量流量计量仪,样品储罐的出口端与输送泵的进口端连通,输送泵的出口端通过换热管与测量组件的进口端连通,换热管置于恒温箱中,测量组件的出口端与三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测量组件包括量热管、温度采集器、电热丝、电压表、电流表以及电源,电热丝置于量热管内,电热丝、电流表、电源以及电压表形成闭合回路,温度采集器具有第一采集端和第二采集端,第一采集端设置在量热管的进口处,第二采集端设置在量热管的出口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易于操作、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比热容流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比热容是衡量液体热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热容的测定对于了解物质的结构、确定物质的相变、鉴定物质的纯度以及新能源的开发的新材料的研制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制冷剂等化工产品,液态比热容数据对热力学精确状态方程的建立以及热力学能量函数的关系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流体精确的比热容数据主要依靠实验获得。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为电热法和比较法。
电加热器对液体加热并检测温度变化就可以获得液体的比热容。由于加热过程中液体会通过容器向周围空气放热,致使检测精度受到影响,且由于液体向周围空气辐射的热量多少难以计量,致使测试结果无法修正,进而导致测得后的液体比热容精度较差。且采用电热法测量液体比热容时,由于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得回路中的电流极其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传统的电热法测量中,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在实验装置上采用了内外筒之间加绝热圈,内外筒表面镀金属铬和外筒加盖,同时还采用外界环境温度为中间值的对称测量方法。但是仍不能消除量热系统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存在较大的误差。
而采用比较法时,为了消除因电阻的不同产生的系统误差,需要进行交换测量,导致测量过程十分复杂。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精度高、易于操作、成本低的液体比热容流动测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液体比热容流动测量装置,包括样品储罐、输送泵、恒温箱、测量组件、三通阀以及质量流量计量仪,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质量流量计量仪连通,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与样品储罐的进口端连通,样品储罐的出口端与输送泵的进口端连通,输送泵的出口端通过换热管与测量组件的进口端连通,换热管置于恒温箱中,测量组件的出口端与三通阀的进口端连通,测量组件包括量热管、温度采集器、电热丝、电压表、电流表以及电源,电热丝置于量热管内,电热丝、电流表、电源以及电压表形成闭合回路,温度采集器具有第一采集端和第二采集端,第一采集端设置在量热管的进口处,第二采集端设置在量热管的出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量热管包括供液体流动的第一筒体、套设在第一筒体外的第二筒体以及套设在第二筒体外的第三筒体,第一筒体的外壁与第二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真空腔室,第二筒体的外壁与第三筒体的内壁形成恒温液体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质量流量计量仪上设有收集瓶、收集瓶中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的进口端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缓冲装置的出口端对应收集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锥筒,第一开口设置在锥筒沿轴向的上端,第二开口设置在锥筒沿轴向的下端,第一开口的孔径小于第二开口的孔径,第二开口上设有缓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换热管为内波纹管换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未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3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