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砌墙脚手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3757.6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 |
主分类号: | E04G5/00 | 分类号: | E04G5/00;E04G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300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砌墙 脚手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墙脚手架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外部框架浇筑完成后,需要在内部建造墙壁,墙壁的建造结构主要是砖块与混凝土的配合结构,人工在进行墙壁建造时,由于墙壁的高度较高,因此需要借助室内脚手架,在建造过程中,通常两个泥水工配合一个辅助人员,通过辅助人员运送砖块和混凝土至脚手架上,单个辅助人员在提供砖块和混凝土时,劳动强度较大,并且经常会出现泥水工等待砖块或混凝土的情况,影响工期进程。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在建筑施工前准备好混凝土,后期只需要搬运砖块即可,节省了时间,有效缩短工期的砌墙脚手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建筑施工前准备好混凝土,后期只需要搬运砖块即可,有效缩短工期的砌墙脚手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砌墙脚手架结构,包括一板件,所述板件的后侧位置处设置有一开槽,在所述开槽的两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卡槽,在两侧所述卡槽之间配合有一托板,在该托板的中部位置处下凹后形成一个摆放混凝土用的摆放槽,在所述板件的顶部开设有减轻板件重量用的通槽,在该通槽内焊接设置有多根支撑钢板,单根支撑钢板的厚度为4mm-6mm,两相邻所述支撑钢板的间距为10mm-15mm,在所述板件的顶部设置有覆盖所述通槽用的钢丝网板,所述钢丝网板与所述板件之间配合有螺丝,在所述板件的左、右侧面位置处均焊接固定有延伸板,在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具有一套管,在该套管内配合有高度支撑用的支撑杆,所述套管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支撑杆用的第一螺丝,所述支撑杆为空心钢制杆件。
优选地,所述摆放槽具有一个倾斜设置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靠近墙壁的那一端为相对位置较高的一端,在进行砌墙操作时,可以在不移动板件的情况下将摆放槽向前侧移动,通过设置导料板,可以将砌墙时的多余混凝土直接刮落后进行收集,避免浪费,无需从墙角收集多余的混凝土。
优选地,在所述板件的顶部设置有一挡板,该挡板设置于靠近所述开槽位置处,所述挡板横向设置,并与所述板件等宽,所述挡板与所述板件之间焊接固定,通过设置挡板,可以阻挡泥水工的脚,避免脚掌踏入到摆放槽内。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杆的下方焊接设置有一底板,该底板的左、右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滚轮槽,在该滚轮槽内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滚轮槽之间配合有旋转轴,通过设置底板可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更加的稳定,同时本装置还可以装配滚轮,通过滚路可以实现本装置的整体移动,特别适合长度较长的墙体制作。
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配合有多块加强肋板。
优选地,所述板件的外部四个顶角位置处圆弧过渡。
优选地,在所述托板顶部的靠近两侧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板,当所述托板配合所述卡槽时、所述限位板限位在所述开槽的内壁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事先将混凝土倒入摆放槽内,通过摆放槽可以收纳足够的混凝土,在砌墙时,辅助人员只需要搬运砖块,将砖块搬运至板件上即可,降低在砌墙工作时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避免出现泥水工无砖块可用,无混凝土可用的情况,在泥水工短暂休息期间可以补充混凝土,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板件的俯视图;
图3为托板A-A处剖视图;
图4为支撑杆与底板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未经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37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