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2995.5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8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龙;邵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碟刹前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
背景技术
前减震器中,主要包括柄杆和杆筒,柄杆在杆筒中做减震式移动,以往,经常有灰尘进入杆腔内,致使油封磨坏,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减震器的防尘问题刻不容缓。
另外,现有的前减震器中,杆筒通常具有相同的外径,其成本高,且无法合理利用外部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包括主体部、以及凸伸于所述主体部外表面的多个支架,所述主体部包括用以与柄杆实现滑动密封的头部、以及设置有连接孔的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沿轴向依次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支架包括分布于所述主体部一侧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分布于所述主体部相对另一侧的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的末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架为龙门支架,其两个顶角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垂直凸伸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表面,所述第四支架垂直凸伸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筒体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筒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中,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中,所述头部与第一筒体的外表面之间平滑过渡。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中,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具有轴向相通的腔体,该腔体具有相同的内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双碟刹前减震器的杆筒中,所述杆筒的材质选用纯铝或铝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杆筒主体部表面通过合理的厚度布局,在保证支撑强度情况下,根据其实际应用,合理利用外部空间,降低其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双碟刹前减震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双碟刹前减震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双碟刹前减震器装置,包括柄杆1和铝筒2,柄杆1的一端插置于铝筒2内。
铝筒2的开口处与柄杆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铝筒2与柄杆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一间隔腔体101和第二间隔腔体102,第一间隔腔体101沿轴向位于第二间隔腔体102的外侧,第一间隔腔体101和第二间隔腔体102相连通,第一间隔腔体101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二间隔腔体102,第一间隔腔体101的内壁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卡槽103,该卡槽103截面呈梯形,该卡槽103垂直的侧边接近铝筒2的开口一侧,卡槽103倾斜的侧边接近第二间隔腔体102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29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品脱钙袋
- 下一篇:危废处理氮气保护仓氧分析预处理样气水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