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材幕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2847.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7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高峰;唐颖;胡贇;李骏毅;李洋;王梓丞;龚毅;金文渊;龚立;谭沙奇;李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96 | 分类号: | E04B2/9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幕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材幕墙结构。
背景技术
石材幕墙被现代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中广泛采用,传统的石材幕墙由于结构的限制须从低至高逐一进行安装,安装时,不仅要理清所安装位置的所需石材,且须邻近逐一安装,效率较低,当需要对其中某个损坏的部分进行维护时工作量更大;另外,由于石材幕墙的安全性考虑,需要保证其整体的连接可靠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石材幕墙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石材幕墙结构,包含与预埋件固定连接的金属龙骨,还包含若干石材单元;各石材单元均独立与金属龙骨相连;所述石材单元包含矩形石材片与铝合金卡条,矩形石材片的四周厚度面设有通槽结构,所述铝合金卡条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固定于各通槽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不锈钢自攻螺丝将石材单元的铝合金卡条与金属龙骨连接固定;由于不同石材单元互不影响,因此可按设计编号独立与金属龙骨连接安装固定,从而不受相邻石材安装的影响,突破了石材安装必须有序的要求,节省安装时间,也便于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另外,幕墙的平整度容易控制,在施工现场直接使用,无须切割石材,有效的保护了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石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矩形石材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铝合金卡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石材幕墙结构,包含与预埋件固定连接的金属龙骨,还包含若干石材单元;各石材单元均独立与金属龙骨相连;所述金属龙骨包含若干立杆及横梁,各立杆均匀间隔且竖直设立,立杆为圆钢制成,可上下插接延长,或在其中穿引编织铜线以实现防雷隐形安装;各横梁与立杆垂直,且沿立杆的长度方向均与间隔分布,立杆与横梁相交固定,其围成的框体大小与石材单元的大小尺寸匹配;对应安装石材单元的立杆与横梁均为铝合金杆或铝合金梁,以便于石材单元的安装;如图1所示,所述石材单元包含矩形石材片2与铝合金卡条1,如图2所示,矩形石材片2的四周厚度面设有通槽结构3,所述铝合金卡条1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固定于各通槽结构3中;通槽结构3的宽度在6mm或7mm,便于与铝合金卡条1的卡接,且有助于节省铝合金卡条1与矩形石材片2连接的环氧树脂用量;同时足够承受单个矩形石材片的重量;所述矩形石材片一端的通槽结构为异形凹槽4,所述异形凹槽4一侧的上端槽口高于其相对的另一侧上端槽口3的尺寸范围为8mm~15mm,一方面便于区分石材单元的上下关系,另一方面能够相应增加铝合金卡条1的厚度且不增加整体的安装尺寸,在点胶作业时也方便操作;再者,使得铝合金卡条1安装后与较高一侧的上端槽口平齐,既美观其受力也更为平均;所述矩形石材片2在靠异形凹槽4端于上端槽口较低一侧的侧面沿长度方向还设有3mm深,10mm~15mm高的拉槽5,拉槽5的最高点低于异形凹槽4的槽底位置,以保证矩形石材片2的受力厚度,避免加工区域的重叠对矩形石材片2产生破坏,从而提高石材单元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所述铝合金卡条1横截面包含“凵”形结构6-7-8,“凵”形结构的一端6与异形凹槽4或通槽结构3匹配;“凵”形结构的其中一侧壁7设有向内突出的凸条9,所述凸条9与拉槽5尺寸匹配,而通过铝合金卡条1与拉槽5的组合限位避免了振动对环氧树脂产生的脱胶隐患;铝合金卡条1还与“凵”形结构并排平行的设有安装条10,以便于挂接或螺钉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建工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2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灯用可收缩式照明灯具
- 下一篇:隧道移动照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