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42240.5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家强;刘志云;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浚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32;C02F9/0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张玉;谢乔良 |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海***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催化 填料棒 污水泵 本实用新型 移动平台 固定架 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连通 可移动式 出水管 出水口 进水管 固设 污水处理系统 石英玻璃管 透明塑料管 污水 光催化剂 径向截面 净化效率 灵活选择 内部填充 移动方便 处理量 入水口 水污染 污染物 | ||
1.一种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固定架(2)、污水泵(3)、进水管(4)、出水管(5)、光催化填料棒(6),所述移动平台(1)固定设置固定架(2)及污水泵(3),所述光催化填料棒(6)固定设置于固定架(2),所述光催化填料棒(6)之外壳(61)为径向截面为圆形的透明塑料管或石英玻璃管且内部填充光催化填料(67),所述进水管(4)一端与污水泵(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污水泵(3)的出水口与光催化填料棒(6)之入水口(64)连通,所述出水管(5)一端与光催化填料棒(6)之出水口(6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填料棒(6)包括外壳(61)、前盖(62)、后盖(63)、入水口(64)、出水口(65)、过滤层(66)、光催化填料(67),所述外壳(61)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连接的前盖(62)、后盖(63)密封,所述外壳(61)两端分别有入水口(64)、出水口(65),所述外壳(61)内在光催化填料(67)与入水口(64)及出水口(65)间分别设置过滤层(6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1)内同轴设置有分别与前盖(62)和后盖(63)固定连接并密封的透光内壳(68),所述入水口(64)及出水口(65)分别与外壳(61)和内壳(68)所形成的夹层(69)连通,所述光催化填料(67)和过滤层(66)设置于夹层(69)内,所述内壳(68)内设置有光源(6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通过管道串联和/或并联的光催化填料棒(6),所述串联的光催化填料棒(6)中前置的光催化填料棒(6)之出水口(65)与相邻后置的光催化填料棒(6)之入水口(64)连通,所述并联的光催化填料棒(6)之入水口(64)分别与污水泵(3)的出水口或相邻前置的光催化填料棒(6)之出水口(6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泵(3)的出水口至入水口(64)间设置有颗粒物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66)为粒径大于光催化填料(67)粒径的透光固体颗粒物或孔径小于光催化填料(67)粒径的透光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69)内设置有自前盖(62)向后盖(63)方向延伸的螺旋挡板(6B),所述螺旋挡板(6B)的内径、外径分别与外壳(61)的内壁及内壳(68)的外圆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移动式光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6A)为可见光光源,所述光催化填料(67)为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浚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浚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22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用的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