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承内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40603.1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7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仪能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4 | 分类号: | F16C35/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部结构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承内盖,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承内盖。
背景技术
轴承端盖是轴承端面的盖子,轴承端盖用以固定轴承、调整轴承间隙并承受轴向力。轴承端盖的结构有嵌入式和凸缘式两种,每种又有闷盖和透盖之分,嵌入式轴承端盖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固定螺钉,外径小,重量轻,外伸轴尺寸短,但装拆端盖和调整轴承间隙困难,密封性能差,座孔上开槽,加工费时;嵌入式轴承端盖多用于重量轻、结构紧凑的场合。无论哪种端盖其作用大致如下:(1)阻止灰尘等异物侵入滚动体的滚道;(2)保证润滑剂(润滑脂)仅对滚动体和滚道起作用而不溢出;(3)一定程度上防止滚动体保持架等易损件受外力作用而损坏;(4)保持油位高度增加油循环润滑、散热等。
在防震、轴承受力大的场合,轴承内盖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轴承内盖可以承受部分轴向力和径向力,可以对轴承形成有效的保护,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小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系数,传统轴承内盖内部开有储油槽和润滑槽用来散热和润滑,但这种轴承内盖在重载和高速旋转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引发端盖开裂等失效,缩短了轴承使用寿命,影响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轴承内盖结构在重载和高速旋转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引发端盖开裂等失效,缩短轴承使用寿命和影响加工效率等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承内盖,能有效避免轴承内盖的应力集中,可增强轴承内盖的强度,可为轴承的使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承内盖,包括轴,设置在轴上的轴承,设置在轴承外侧的轴承座,设置在轴承一侧的轴承外盖,以及设置在轴承另一侧的轴承内盖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盖中心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内盖端面上设有与通孔同轴的内凸缘,所述内凸缘的圆环上均布设有若干个储油槽,所述储油槽两头为半圆弧段、中间呈直线段结构,所述内凸缘与储油槽的直线段结构处相交,所述内凸缘的内部与轴承内盖端面形成圆柱形过渡腔体,所述过渡腔体与储油槽相连通,所述内凸缘外部的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储油槽错开设置,所述轴承内盖通孔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由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组成,所述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均为半圆弧,所述第一润滑槽与第二润滑槽互成180°设置。
所述储油槽均布设置在内凸缘的圆环上,储油槽的数量为3个,每个储油槽中心的连线构成正置的等边三角形,储油槽中间的直线段长度与内凸缘的圆环厚度相等。
所述螺栓孔均布设置在内凸缘外部的圆周上,螺栓孔与储油槽错开设置,螺栓孔的数量为3个,螺栓孔中心的连线构成倒置的等边三角形。
所述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均为U形槽,润滑槽的槽深为中部向两头部逐步变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承内盖,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轴承内盖上设有内凸缘、储油槽和润滑槽,润滑槽由互成180°设置的第一润滑槽和第二润滑槽构成,与传统的轴承内盖结构相比,本新型有效避免了轴承在重载和高速场合下轴承内盖应力集中的问题,增强了轴承内盖的强度,轴承的使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端盖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承端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1、轴承座2、轴承内盖3、储油槽3-1、润滑槽3-2、第一润滑槽3-2-1、第二润滑槽3-2-2、过渡腔体3-3、螺栓孔3-4、内凸缘3-5、轴承外盖4、轴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仪能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仪能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406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