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39463.6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代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采暖炉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我们已步入了一个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的家电产品正在或已经走向全面智能化。目前因国家煤改气工程的推行,使燃气采暖炉逐渐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尤其是北方,不可避免的,燃气采暖炉将在未来家电产品中占有极重的份额。而目前许多燃气采暖炉智能通过产品上固有的操作面进行近距离调节,不能实时、远程控制,使用不便,与智能家居的理念不符。且现有的对燃气采暖炉的智能控制系统方式比较单一,燃气采暖炉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通过WIFI模块与无线通讯基站进行信息传递,对于部分没有安装使用WIFI的用户,不便于对燃气采暖炉进行智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使用户实现实时、局域或远程控制,即便在无WIFI条件下也能实现智能控制,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物联网模块、无线通讯基站、云服务器和智能控制终端;所述物联网模块设置在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通讯基站之间通过所述物联网模块相互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基站通过所述云服务器与所述智能控制终端相互通信连接或所述无线通讯基站直接与所述智能控制终端相互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上还设置有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的水流量传感器、风压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和室温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终端通过安装在智能控制终端上的APP与无线通讯基站相互通信。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控制终端为智能手机或电脑。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模块包括2G、3G、4G以及NB-IOT模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热水入水口、出水口处安装有软水过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达到了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物联网模块、无线通讯基站、云服务器、可自由移动的智能控制终端,燃气采暖热水炉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无线通讯基站之间通过物联网模块相互通讯,无线通讯基站通过云服务器与智能控制终端相互通讯或无线通讯基站直接与智能控制终端相互通讯的方案,除了直接在产品的操作面板上控制产品工作外,用户还可以接通物联网,实时通过智能控制终端局域或远程控制产品工作,使用方便;以及随温感、温度曲线等设置,可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智能家居的观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附图说明:1、燃气采暖热水炉;2、物联网模块;3、无线通讯基站;4、云服务器;5、智能控制终端;6、控制器;7、水流量传感器;8、风压传感器;9、水压传感器;10、水温传感器;11、室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采暖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燃气采暖热水炉1、物联网模块2、无线通讯基站3、云服务器4和智能控制终端5;所述物联网模块2设置在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1上,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1上还设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所述无线通讯基站3之间通过所述物联网模块2相互通信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基站3通过所述云服务器4与所述智能控制终端5相互通信连接或所述无线通讯基站3直接与所述智能控制终端5相互通信连接。用户除了直接在产品的操作面板上控制产品工作外,还可以接通物联网,实时通过智能控制终端局域或远程控制产品工作,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虹日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9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