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功率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9261.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何宏玉;洪火锋;赵影;窦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迪高微波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00 | 分类号: | H03F1/00;H03F3/195;H03F3/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功率放大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包括腔体(1)、保护电路板(4)、输入过渡电路板(3)、输出过渡电路板(6)和射频放大电路板(8);其中,所述腔体(1)顶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分别放置所述保护电路板(4)、所述输入过渡电路板(3)、所述输出过渡电路板(6)和所述射频放大电路板(8)的凹槽,并且,所述腔体(1)的侧面设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该新型功率放大器能够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同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双模行波管组件主要装在机载环境雷达发射机上,是机载雷达的核心组件。功率放大器是组成双模行波管组件的重要部分,目前使用的功率放大器采用的分离器件技术,不仅制作成本高,价格昂贵,且存在维修难、可靠性差等缺陷。
为了提高双模行波管的工作可靠性,稳定的获得微波信号的稳幅放大输出,并实现对输出功率的调整功能。急需一种新型的功率放大器,要求这种功率放大器不仅能适应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即满足加速度、耐振动、耐冲击、耐霉菌、耐湿热、防盐雾、低气压、温度冲击等要求,还要具备在较宽的温度范围(-45℃~+70℃)下能够稳定正常工作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该新型功率放大器能够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同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性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包括腔体、保护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和射频放大电路板;其中,
腔体顶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分别放置保护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和射频放大电路板的凹槽,并且,腔体的侧面设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
优选地,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射频放大电路板的两端。
优选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上。
优选地,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第一盖板盖设在射频放大电路板上方,第二盖板位于第一盖板上方且盖设在腔体上。
优选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上。
优选地,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其中,第一压块压设在输出过渡电路板上,第二压块压设在输入过渡电路板上。
优选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上。
优选地,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和射频放大电路板通过焊锡膏焊接至腔体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腔体设计有四个不同深度的凹槽,分别用来放置保护电路板、射频放大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并且,腔体侧面设计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在射频放大电路板的两端安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其上方安装第一盖板,这样可对放大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在腔体上安装第二盖板。由于射频放大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和输出过渡电路板需要接地,因此采用焊锡膏与腔体焊接方式连接。电路保护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都采用螺钉固定方式,这样简化了装配工艺,得到的功率放大器满足一下技术要求:1、工作频率:8.8GHz~9.4GHz;2、输入功率:7.5mW~32.5mW;输出功率:≥30.5dBm;3、稳定度:≤±0.6dB;平坦度:≤±0.5dB;4、相位噪声:≤-100dBc/Hz;fm=1KHz;5、杂散抑制:≤-70dBc;6、输入电源:+27V;7、输入电流:≤500mA;8、工作温度:-45℃~+70℃;9、贮存温度:-55℃~+85℃。如此采用了良好的稳定性设计和集成化电路的设计,运用高稳定、高可靠的集成芯片互联技术,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同时实现了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优良的维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迪高微波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科迪高微波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9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