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撕扯微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8902.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付秀颖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连接 连板 铜箔 折线 本实用新型 撕扯 预压 柔性线路板 表面涂层 材料成本 光学定位 生产效率 定位孔 结合点 四角处 手撕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撕扯微连接结构,属于柔性线路板(FPC)技术领域。它包括FPC连板,FPC连板与产品之间的若干微连接结合点处均设置有假性铜箔和预压折线,且假性铜箔位于FPC连板的EMI表面涂层之下,预压折线位于假性铜箔内侧;FPC连板四角处开设有FPC定位孔和光学定位点。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人工“手撕”或者设备切割两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此种微连接结构不会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线路板(FPC)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撕扯微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FPC连板微连接,即微连接作用于单颗FPC之间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现在微连接设计需要借助机台设备进行切割,成本较高,因成本管控设备数量有限,分板切割经常塞车不能满足出货需求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数量有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撕扯微连接结构,可以采用人工“手撕”或者设备切割两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此种微连接结构不会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撕扯微连接结构,它包括FPC连板,FPC连板与产品之间的若干微连接结合点处均设置有假性铜箔和预压折线,且假性铜箔位于FPC连板的EMI表面涂层之下,预压折线位于假性铜箔内侧;
FPC连板四角处开设有FPC定位孔和光学定位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假性铜箔和预压折线可管控微连接结合点处毛边;FPC定位孔和光学定位点可管控FPC准确定位。
进一步地,产品的中间部分与FPC连板之间有微连接结合点。
进一步地,产品的两端部与FPC连板之间有微连接结合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中间部分局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端部局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另一端部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撕扯微连接结构,如图1、2、3、4所示,它包括FPC连板1,FPC连板1与产品2中间部分之间的微连接结合点5处设置有假性铜箔3和预压折线4,FPC连板1与产品2两端部之间的微连接结合点处5设置有假性铜箔3和预压折线4,且假性铜箔3位于FPC连板1的EMI表面涂层之下,预压折线4位于假性铜箔3内侧;
FPC连板1四角处开设有FPC定位孔11和光学定位点1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步骤为:(1)在FPC连板1与产品2的微连接结合点5处增加假性铜箔3,假性铜箔3位于FPC连板1的EMI表面涂层之下;(2)在FPC连板1与产品2的微连接结合点5处增加预压折线4,预压折线4位于假性铜箔3内侧;(3)微连接结合点5处直接通过模具冲压断开;(4)取到FPC连板1的人员直接将产品2撕扯下即可,因有假性铜箔3与预压折线4可管控微连接结合点5处毛边。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8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配电器的PCB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PCB板的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