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水植被培育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8829.8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平;张勇;彭小洲;唐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A01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雨装置 蓄水池 本实用新型 出水管 培育箱 蠕动泵 植被 集雨 节水 雨滴发生器 传动装置 供水装置 固定设置 互不干涉 均匀降雨 植被生长 照明灯 储水腔 可拆卸 可微调 脉冲式 排水口 土壤层 下端面 循环水 出水 培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植被培育箱,包括:箱体,由上到下设有多个土壤层和一个储水腔;供水装置,包括蓄水池、蠕动泵和出水管,蓄水池与第二排水口连接,出水管通过蠕动泵从蓄水池进行脉冲式、可微调控制的出水并连接至每个降雨装置;多个降雨装置,均包括框架、传动装置和集雨盒,集雨盒的下端面均匀地、可拆卸地设有多个雨滴发生器;多个照明灯,分别固定设置在相邻降雨装置之间且与各个降雨装置互不干涉。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节水和循环水以培育植被,又模拟出自然均匀降雨,利于植被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被种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水植被培育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所生存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远离山水的都市,人们也希望自己的房屋内、楼顶上或庭院内等地有宜人的花草树木陪伴,即可有清新的空气,又可起到装饰作用,使呆板的砖墙之中多了几分绿叶红花的点缀,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因此,人工种植花草等植物的举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推崇。
现有用于植被培育箱大多采用直接从植被顶部降水给水,这种给水方式的给水效率较低,并且作用范围单一,并不灵活,若浇透,从土壤中渗出的水往往白白流失,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节水植被培育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节水植被培育箱,包括:
箱体,由上到下设有多个土壤层和一个储水腔,且至少表层的所述土壤层中分别埋设有多根用来存储水的棉条,至少底层的所述土壤层和所述储水腔之间设有滤膜,所述储水腔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
供水装置,包括蓄水池、蠕动泵和出水管,所述蓄水池与所述第二排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通过所述蠕动泵从所述蓄水池进行脉冲式、可微调控制的出水并连接至每个降雨装置;
多个降雨装置,均包括框架、传动装置和集雨盒,所述集雨盒为密封立方体,其内深在3cm以下,所述集雨盒的两条相邻侧底边分别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集雨盒的下端面均匀地、可拆卸地设有多个雨滴发生器;且所述雨滴发生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所述注射器针头的直径在 0.5~1.2mm;
多个照明灯,分别固定设置在相邻所述降雨装置之间且与各个所述降雨装置互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不同土层,模拟现实培育土壤环境,浇灌的水通过滤膜进入储水腔中进行循环应用,节约水源;进一步,本培育箱的集雨盒非常轻薄,方便移动及安置;进一步,通过蠕动泵向密闭的集雨盒稳定供水,并可微调供水量,得到更大范围的稳定浇灌强度及浇灌范围;进一步,当注射器针头为0.7mm并套设0.8mm的硅胶管时,雨滴的粒径可达6mm;进一步,传动装置带动降雨装置在水平面规律运动,满足浇灌范围、均匀度和直径大小的同时,能有效再现天然浇灌,利于植物自然生长。
附图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涉及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清楚、完整的说明,下面的附图仅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进行其他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显然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水植被培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降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工作时传动轨迹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雨滴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未经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8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