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38368.4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峰;靳岳;高颖;刘福权;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餐盒 即食 野外 食用 本实用新型 包装容器 加热过程 加热效率 倾倒现象 顶盖 便捷性 热损失 蒸煮腔 烫伤 餐盘 蒸煮 自热 进餐 污染 | ||
1.一种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
圆柱形筒体(100),所述圆柱形筒体(100)的轴向垂直高度与径向截面的直径比值不小于5:2;
所述圆柱形筒体(100)包括外筒体(101)以及装配于外筒体(101)内部的内筒体(102),外筒体(101)顶部装配有与外筒体(101)螺纹配合的顶盖(103),设置于外筒体(101)外侧壁的外螺纹与设置于顶盖(103)内侧壁的内螺纹配合;
所述顶盖(103)由依次相接的第一餐盒单元(10301)、第二餐盒单元(10302)、第三餐盒单元(10303)、第四餐盒单元及折叠筷容纳腔(10305)通过卡槽固定的方式装配而成,折叠筷容纳腔(10305)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折叠筷的限位套(103050);
所述内筒体(102)底部设置底端部竖向支撑环(104),底端部竖向支撑环(104)底端面与外筒体(101)底部接触,底端部支撑环(104)与内筒体(102)加工为一体式结构,底端部竖向支撑环(104)侧壁加工有透水微孔;
所述内筒体(102)底部设置为向上突起的弧面体结构(10202),弧面体结构(10202)与外筒体(101)底端面之间放置自热式氧化钙加热包(105),自热式氧化钙加热包(105)外侧壁设置有透水微孔;设置的弧面体结构(10202)可避免对自热式氧化钙加热包(105)造成机械压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102)内部放置有袋装密封式火锅料包(106)、袋装密封式菜包(107)、袋装密封式调味料包(108)和食用水密封袋(109);
所述外筒体(101)内壁与内筒体(102)外壁之间设置有水平宽度为0.5~2cm的加热腔,加热腔内部设置有引流管(110),引流管(110)固定于外筒体(101)内侧壁,引流管(110)外侧设置热压式密封帽(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筒体(100)的轴向垂直高度为16cm,圆柱形筒体(100)的径向截面直径为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102)外侧壁顶端设置有环形卡位台(10201),外筒体(101)内侧壁顶端设置有用于对环形卡位台(10201)进行支撑的环形支撑台(10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位台(10201)与环形支撑台(10101)面接触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用方便即食型食品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水密封袋(109) 左侧端设置瓶嘴式导流管(10901),瓶嘴式导流管(10901)外壁设置密封盖(10902),瓶嘴式导流管(10901)与密封盖(10902)螺纹配合,瓶嘴式导流管(10901)外径小于引流管(110)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83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卡卡套
- 下一篇:一种防漏保温组合便当改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