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风味自热即食火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8257.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峰;吴斌;靳岳;刘勇;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内盒 火锅 内盒分隔 中空腔体 菜料 即食 自热 本实用新型 传热 内盒侧壁 制热效果 热效率 导热槽 独立区 底料 对向 多格 盒盖 区格 外盒 制热 饮食 配合 | ||
一种多风味自热即食火锅,包括盒盖、外盒、内盒、菜料包和制热包,内盒内设有具有中空腔体的隔板,隔板将内盒分隔为若干区格。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将内盒分隔为若干独立区格,配合不同风味的底料包,使产品具有多种风味;且通过采用不同形态的隔板,使内盒具有与传统多格火锅形似的结构,符合我国饮食对食品“意、形、养”等更深层次的追求。进一步地,通过隔板中空腔体和内盒侧壁的导热槽对内盒中菜料进行同步、对向传热,有利于提高制热效率和制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便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风味自热即食火锅。
背景技术
现有方便火锅内盒均采用通格,食用时将菜料包均放入同一区域内,与传统火锅形、意均相差甚远,且底料风味单一。同时,现有方便火锅还存在制热结构方面的缺陷,影响菜品加热效率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风味自热即食火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通过隔板将内盒分隔为若干独立区格,配合不同风味的底料包,使产品具有多种风味;且通过采用不同形态的隔板,使内盒具有与传统多格火锅形似的结构,符合我国饮食对食品 “意、形、养”等更深层次的追求。进一步地,通过隔板中空腔体和内盒侧壁的导热槽对内盒中菜料进行同步、对向传热,有利于提高制热效率和制热效果。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多风味自热即食火锅,包括盒盖、外盒、内盒、菜料包和制热包,所述制热包和所述内盒依次置于所述外盒内,所述菜料包置于所述内盒内,所述盒盖盖设于所述外盒和所述内盒顶部敞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内设有具有中空腔体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内盒分隔为若干区格。
进一步,所述中空腔体底部敞口开设于所述内盒底部外壁处。
进一步,所述隔板顶部设有若干与所述中空腔体相连通的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内盒侧壁处规则设有若干导气槽。
进一步,所述内盒侧壁呈倒圆台状。
进一步,所述菜料包包括若干不同风味的底料包和若干菜品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将内盒分隔为若干独立区格,配合不同风味的底料包,使产品具有多种风味,迎合大众口味。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不同形态的隔板,使内盒具有与传统多格火锅形似的结构,符合我国饮食对食品 “意、形、养”等更深层次的追求。
3、本实用新型通过隔板中空腔体和内盒侧壁的导热槽对内盒中菜料进行同步、对向传热,有利于提高制热效率和制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开启盒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内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几种不同的隔板与内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自热型火锅均包括盒盖、外盒1、内盒2、菜料包3和制热包。所述制热包和所述内盒2依次置于所述外盒1内,所述菜料包3置于所述内盒2内,所述盒盖盖设于所述外盒1和所述内盒2顶部敞口处。食用时,将所述盒盖取下后,拆除所述菜料包3的包装,将内容物置于所述内盒2内;拆除所述制热包的防水包装后,将所述制热包放入所述外盒底部,并向所述外盒注水,使所述制热包反应放热。将所述内盒2担设于所述外盒顶部,并盖好所述盒盖。利用所述制热包5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内盒2及其内部菜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食为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8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锅检测传感器、热盘组件和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IH内锅和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