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5574.X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安伟;于科;王良超;张爱军;李应心;赵海峰;王会豹;龙厚涛;张海林;赵安正;邓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晶伟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板 吊装 钢丝绳 吊具 十字组合 滑轮 吊架 本实用新型 连接钢丝绳 安全事故 施工进度 施工现场 施工效率 受力均匀 自由滑动 不均匀 掉落 吊点 受力 裂缝 升降 断裂 挂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涉及升降技术领域;包括十字组合吊架,吊架上穿钢丝绳,钢丝绳上均安装滑轮,滑轮均连接钢丝绳挂钩,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吊装叠合板,可以选择吊装1块或者同时吊装2块,提高了叠合板吊装的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并且针对不同尺寸的叠合板,滑轮在钢丝绳上自由滑动,可以吊装不同尺寸的叠合板,不用更换吊具;而且本吊具使用时每个吊点的钢丝绳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叠合板吊装时由于刚性大、受力不均匀导致叠合板出现裂缝或者断裂掉落的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吊具,涉及升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叠合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好、刚度大、抗裂性好等优点。目前市场主要叠合板吊装工具大多为单层的U型吊具,每次吊装叠合板只能吊装一块,不利于加快叠合板的吊装进度,特别是在高层住宅施工时,由于施工高度高,塔吊运转速度慢,导致叠合板吊装时间长,严重影响工期进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包括十字组合吊架,与现有叠合板吊具相比,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具有功能性强、效率高、吊装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技术发展的需求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 与现有叠合板吊具相比,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具有功能性强、效率高、吊装方便,安全性好的优点。
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包括十字组合吊架,十字组合吊架包括互相穿插的第一矩形框架和第二矩形框架,在两个矩形框架各自的较长边框上开设通孔,第一矩形框架的较长边框通过通孔穿引固定钢丝绳,且两条较长边框上的钢丝绳成对对称分布,第二矩形框架的较长边框通过通孔穿引固定钢丝绳,且两条较长边框上的钢丝绳成对对称分布;钢丝绳上均安装滑轮,滑轮均连接钢丝绳挂钩,第二矩形框架的钢丝绳挂钩均长于第一矩形框架的钢丝绳挂钩;还在两个矩形框架各自的较长边框之间增设成对平行的横梁。增设横梁,进一步保障吊具的稳定性。
所述的吊具中第二矩形框架比第一矩形框架上的钢丝绳对数多。
所述的吊具中第二矩形框架与第一矩形框架上的横梁对数不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包括十字组合吊架,吊架上穿钢丝绳,钢丝绳上均安装滑轮,滑轮均连接钢丝绳挂钩,可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吊装叠合板,可以选择吊装1块或者同时吊装2块,提高了叠合板吊装的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并且针对不同尺寸的叠合板,滑轮在钢丝绳上自由滑动,可以吊装不同尺寸的叠合板,不用更换吊具;而且本吊具使用时每个吊点的钢丝绳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叠合板吊装时由于刚性大、受力不均匀导致叠合板出现裂缝或者断裂掉落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矩形框架,2第二矩形框架,3第二矩形框架横梁,4第一矩形框架横梁,5钢丝绳,6滑轮,7钢丝绳挂钩,8叠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十字组合式叠合板吊具,包括十字组合吊架,十字组合吊架包括互相穿插的第一矩形框架1和第二矩形框架2,在两个矩形框架各自的较长边框上开设通孔,第一矩形框架1的两条较长边框通过通孔穿引固定2对钢丝绳5,这两对钢丝绳5一端穿引固定在较长边框的端点,另一端穿引固定在较长边框的中部位置,且钢丝绳5左右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5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