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5570.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贤;王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0/00 | 分类号: | D06M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24011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紫外光辐射装置 紫外光辐射 交联装置 抗蠕变 耐热 辐射罩 本实用新型 传输辊轮 辐射处理 使用性能 制备过程 紫外光源 分子链 紧密性 组传输 辊轮 交联 两组 成型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其包括有多组传输辊轮,以及设置在任意两组相邻的传输辊轮的紫外光辐射装置,紫外光辐射装置包括有采用“U”形结构的辐射罩,以及设置在辐射罩内部的紫外光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其可通过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过程中采用紫外光辐射装置对其进行辐射处理,以完成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交联工艺,进而改善其分子链之间的结合紧密性,致使本申请中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型后在任意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得以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纤维作为常见的纤维材料,其被大量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织物之中,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比强度和比模量极佳的纤维材料,其在军工以及航天航空等特种领域内得以广泛运用。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主要包括挤压、纺丝、喷丝、萃取、干燥、加热牵伸以及卷绕成型等工艺,而采用常规工艺制备而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微观角度下的分子链与链之间的结合力的紧密性尚无法得以有效的保障,故使得整体材料在经受外力及环境温度影响时产生变形或发生破坏,限制了其应用场景以及实际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其可通过紫外光辐射交联作用以使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分子链之间的紧密性得以显著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其包括有多组传输辊轮,以及设置在任意两组相邻的传输辊轮的紫外光辐射装置,紫外光辐射装置包括有采用“U”形结构的辐射罩,以及设置在辐射罩内部的紫外光源;每一个紫外光辐射装置均对应设置有与其在竖直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反射瓦,反射瓦采用“U”形结构;所述紫外光辐射装置与其对应的反射瓦分别设置于聚乙烯纤维传输位置的上侧与下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耐热抗蠕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紫外光辐射交联装置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紫外光辐射装置相对于聚乙烯纤维传输位置进行交错排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使得上述紫外光辐射装置产生的紫外光照相对于纤维进行传输过程中的辐射均度得以提升,致使成型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交联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紫外光辐射装置之中,辐射罩包括有采用“U”形结构的辐射底座,以及分别经由辐射底座的两端朝向聚乙烯纤维传输位置进行延伸的辐射端板,辐射端板与辐射底座之间通过转轴进行相互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辐射端板的设置以使得辐射罩的覆盖范围可进行实时调整,以使得本申请中的紫外光辐射装置可根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实际传输状况而进行调节,致使其可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辐射端板的延伸长度至少为辐射底座的高度的2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上述辐射端板相对于辐射底座进行位置调整的过程中,使其相对于辐射罩整体形成较大范围的调整范围,以使其实际适用性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射瓦包括有采用“U”形结构的反射底座,以及分别经由反射底座的两端朝向聚乙烯纤维传输位置进行延伸的反射端板,反射端板与反射底座之间通过转轴进行连接;所述反射端板的长度为反射底座的高度的1/2至1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反射瓦之中反射端板的设置,以使得反射瓦可相对于紫外光辐射装置进行角度范围的调节,进而使其可配合上述紫外光辐射装置的角度调节以使其适用性得以进一步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5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