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5261.4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英;庄凯;胡刚;常继彬;严利;邓青华;赵明;吴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7/00 | 分类号: | A23L2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锅 火锅底料 搅拌装置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重量传感器 炒制装置 电气连接 加热装置 投料装置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搅拌部 伸入 计算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装置,属于火锅底料生产领域。它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炒锅,炒锅的下方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炒锅的上方设有投料装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部伸入炒锅,所述炒锅上设有用于感应炒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炒锅重量的重量传感器,还包括电气连接的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投料装置、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电气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锅底料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火锅是人民大众喜爱的传统饮食之一。火锅的品质主要取决于火锅底料的重量,传统的火锅底料大多是采用半自动搅拌的模式炒制而成,存在着生产效率低、重量标准不统一、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炒锅,炒锅的下方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炒锅的上方设有投料装置、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部伸入炒锅,所述炒锅上设有用于感应炒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炒锅重量的重量传感器,还包括电气连接的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投料装置、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以及重量传感器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连接有横杆,所述投料装置安装在横杆上。
优选地,所述投料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投料装置对称安装在搅拌装置的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温控模块,所述温控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气连接,用于对炒锅温度进行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综合计算机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全物链自动化生产,通过在计算机上设定生产工艺参数,包含各配料总量、投放顺序、搅拌翻炒时间、搅拌频率、炒锅温度等,通过串口通信将计算机设定的工艺参数及其他生产过程信息下发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而按照程序控制的工艺流程,实现按比例、按顺序投料,在一定炒制时间、锅温、搅拌装置转速等关键工艺参数要求下,有序、高效、稳定的实现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底座,2为炒锅,3为加热装置,4为投料装置,5为搅拌装置,6为温度传感器,7为重量传感器,8为计算机,9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1为立柱,102为横杆,11为温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火锅底料的全自动炒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炒锅2,炒锅2的下方安装有加热装置3,炒锅2的上方设有投料装置4、搅拌装置5,搅拌装置5的搅拌部伸入炒锅2,炒锅2上设有用于感应炒锅2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用于感应炒锅2重量的重量传感器7,还包括电气连接的计算机8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分别与加热装置3、投料装置4、搅拌装置5、温度传感器6以及重量传感器7电气连接。
底座1上设有立柱101,立柱101上连接有横杆102,投料装置4安装在横杆102上。
投料装置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投料装置4对称安装在搅拌装置5的两侧。利于对火锅底料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5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浓缩骨汤的制作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声辅助气升式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