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异味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4540.9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朋;杜海涛;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科霖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量回收系统 异味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餐厨垃圾 处理系统 收集系统 热源泵 光催化氧化器 低品位热源 高品位热源 无二次污染 回收利用 收集管道 依次连接 运行稳定 除雾器 干燥器 集气罩 引风机 烟囱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餐厨垃圾异味处理系统,包括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热量回收系统;所述的收集系统包括集气罩和收集管道;所述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除雾器、光催化氧化器、干燥器、引风机;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包括热源泵系统和烟囱。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同时增加热源泵系统,将低品位热源转变为高品位热源,实现了热量的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异味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餐厨垃圾异味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成分复杂,油脂、水和有机物含量高,极易腐烂发臭,滋长细菌,严重损害环境卫生,给人民的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隐害。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是厌氧消化,在实现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同时产生可再生能源沼气及沼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由于餐厨垃圾油脂含量高,通常在厌氧处理前采用湿热处理+油水分离,对餐厨垃圾进行高温湿热处理,使其中的固相油脂转化为液相,然后通过油水分离的方式回收油脂。湿热处理+油水分类的预处理方式大大提高了脂的回收率,同时,湿热处理还起到了高温灭菌的作用,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又保障了粗油脂产品的安全性。但是,预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恶臭和高温气体。为了减轻废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在废气排放前需要进行异味处理,传统的异味处理设备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去除效率低,二次污染,维护更换不方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的餐厨垃圾异味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异味处理系统,包括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热量回收系统;所述的收集系统包括集气罩和收集管道;所述的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除雾器、光催化氧化器、干燥器、引风机;所述的热量回收系统包括热源泵系统和烟囱。所述的除雾器分为第一填料室与第二填料室,所述的第一填料室与第二填料室之间设网格板,所述的除雾器底部设排水口;所述的光催化氧化器上部设控制室,中部为反应室,底部为排水区,所述的反应室内设间隔分布的U型紫外灯管和光催化板,所述的排水区底部设排水口;所述的干燥器内设活性炭填料;所述的热源泵系统设进气口,排气口和热量口,所述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引风机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所述的热量口通过管道与罐体加热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填料室填料为鹅卵石,所述的第二填料室填料为波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光催化板为二氧化钛陶瓷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水口与U型排水管连接,自动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干燥器为两个并联设置,保证在更换填料过程中不影响工艺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同时增加热源泵系统,将低品位热源转变为高品位热源,实现了热量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罩,2、管道,3、除雾器,4、光催化氧化反应器,5、干燥器,6、引风机,7、热源泵系统,8、烟囱,9、第一填料室,10、第二填料室,11、网格板,12、排水口,13、控制室,14、反应室,15、排水区,16、U型紫外灯管,17、光催化板,18、活性炭填料,19、进气口,20、排气口,21、热源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及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科霖能源环境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科霖能源环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45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