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排气式致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3751.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2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04 | 分类号: | F42B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能 拉环 活化器 便于安装 固定开口 压紧螺盖 储液管 固定孔 排气 自动排气式 底碗 本实用新型 自动排气阀 加固结构 降压过程 开口处 拧紧部 头外壁 外部 二氧化碳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气式致裂器,包括充能头、储液管和底碗,所述充能头和底碗分别设置在储液管的两端,充能头外壁相对的两侧设有拉环固定孔,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有加固结构,充能头通过拉环固定孔连有拉环,充能头的中部设有固定开口和排气开口,固定开口位于充能头的中心位置,固定开口处设有活化器,活化器的活化器管位于储液管的内部,活化器通过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靠近外部的一端设有拧紧部,所述排气开口处设有自动排气阀。解决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排气降压过程不能控制问题,同时解决拉环易脱落以及压紧螺盖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致裂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气式致裂器。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克服了以往用炸药爆破开采、预裂中破坏性大及危险性高、矿体粉碎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证,广泛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
现有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在使用前,通常会先充好二氧化碳液体,但是在存放时,外界的温度是会发生变化的,在外界温度发生变化后,二氧化碳致裂器储液管中的气压也会发生变化,当二氧化碳致裂器储液管中的气压升高后,如果不能及时的将二氧化碳致裂器储液管中的多余气体排出,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炸管的风险,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是一体式针阀,来进行排气,即当储液管中的气压过高时,储液管中多余的气体就能将一体式针阀的紧定螺栓冲落掉,从而达到排气降压的效果,但是这样的缺点是紧定螺栓的脱落是不可自己装回的,也就是说导致储液管里的二氧化碳在气压降到安全值时也无法关闭,一旦将紧定螺栓冲落就会导致储液管中的气体全都被释放出来,这样在使用二氧化碳致裂器进行致裂之前,就需要对气体进行重新的充装,这样的话就会增加成本,同时现有的二氧化碳致裂器一旦重量过重,在利用拉环对其进行搬动时,拉环就容易脱落,而且压紧螺盖也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气式致裂器,解决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排气降压过程不能控制问题,同时解决拉环易脱落以及压紧螺盖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排气式致裂器,包括充能头、储液管和底碗,所述充能头和底碗分别设置在储液管的两端,充能头外壁相对的两侧设有拉环固定孔,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有加固结构,充能头通过拉环固定孔连有拉环,充能头的中部设有固定开口和排气开口,固定开口位于充能头的中心位置,固定开口处设有活化器,活化器的活化器管位于储液管的内部,活化器通过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进行固定,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靠近外部的一端设有拧紧部,所述排气开口处设有自动排气阀。
在用致裂器进行预裂之前,需要对储液管进行充液,当外界温度升高,一部分充入储液管的二氧化碳液体会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样就会导致储液管中的压力升高,当储液管中的压力升高后,设置在排气开口处的自动排气阀就会打开,排掉多余的气体,当储液管中的气压降低到正常水平后,自动排气阀关闭,这样致裂器储液管中的二氧化碳就不会全部跑掉,当需要使用二氧化碳致裂器进行致裂之前,只需要补充跑掉部分的二氧化碳即可,不用完全的重新充装,可以节约成本,在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有加固结构,这样能在二氧化碳致裂器重量过重,用拉环对其进行搬运时,拉环不容易发生脱落,而设置便于安装型压紧螺盖,能使操作人员更方便的安装压紧螺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固结构为向外凸起加厚层。
如果充能头的外壁过薄,拉环固定孔的深度就会较浅,这时拉环两端插入拉环固定孔的深度就不够深,这时一旦出现二氧化碳致裂器的重量过重,并使用拉环进行拉动时,拉环就容易出现拉丝的情况,即拉环从充能头上脱落,而在拉环固定孔的外部设置了向外凸起的加厚层后,就能使拉环两端与拉环固定孔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少拉环拉丝发生的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3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体感应的智能起倒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鞭炮燃放防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