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33162.2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安孝;周晖;杨登峰;张学山;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膨胀接头 无缝接触 滑块 本实用新型 紧密贴合 接触轨 弹簧 流面 板块表面 热胀冷缩 无缝连接 受流器 预压缩 抵压 轨面 滑移 外端 斜向 平行 供电 列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包括两滑轨以及设置于两滑轨之间的滑块;两滑轨的外端分别与一接触轨固定;滑块包括板块,所述板块具有两个斜向相反的斜面;两滑轨的内端端面分别与板块的两斜面平行;所述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预压缩的弹簧;弹簧抵压滑块,使板块的两斜面紧密贴合两滑轨的内端端面,且不影响两滑轨的滑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使接触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板块的两斜面与两滑轨的内端端面始终紧密贴合,从而使板块表面与两滑轨轨面无缝连接形成完整的、没有缝隙的受流面,利于受流器沿受流面顺利滑进,从而可以使列车供电连续、运行平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膨胀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接触轨,设置于列车轨道两侧,用于向列车供电。列车安装有受流器,列车运行过程中,受流器与接触轨的轨面接触,并沿其轨面滑进。
两个接触轨之间安装有接触轨膨胀接头。环境温度变化或运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会造成接触轨温度变化,使接触轨热胀冷缩。一方面,接触轨膨胀接头允许一定的伸缩量,以满足接触轨的热胀冷缩需求;另一方面,接触轨膨胀接头为两接触轨提供连接,以便形成完整的受流面,使受流器顺利通过,以满足列车的供电需求。
现有技术中,接触轨膨胀接头包括两长轨以及设置于两长轨之间的短轨。每个长轨与一接触轨固定,短轨两端与两长轨之间预留有供接触轨伸缩的两缝隙,当接触轨伸缩时,长轨随之移动,短轨自如滑移。现有技术中,缝隙的存在以及两缝隙的不均易造成受流器卡塞、运行噪声大、产生电弧等问题,影响列车的平稳可靠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即接触轨膨胀接头的轨面间没有缝隙,从而规避受流器通过时卡入缝隙的风险以及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缝隙不均造成的运行噪声大、产生电弧等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设置于两接触轨之间,所述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包括两滑轨以及设置于两所述滑轨之间的滑块;两所述滑轨的外端分别与两接触轨固定;所述滑块包括板块,所述板块具有两个斜向相反的斜面;两所述滑轨的内端端面分别与所述板块的两斜面平行;
所述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预压缩的弹簧;所述弹簧抵压所述滑块,使所述板块的两斜面紧密贴合两所述滑轨的内端端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使接触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板块的两斜面与两滑轨的内端端面始终紧密贴合,从而使板块的表面与两滑轨的轨面无缝连接形成完整的、没有缝隙的受流面,相比背景技术而言,可以规避受流面有缝隙引发的受流器卡塞、运行噪声大、产生电弧等风险,利于受流器沿受流面顺利滑进,使列车供电连续、运行平稳。
可选地,所述滑块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体设置于所述板块的背面;所述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两锚固夹板;
两所述锚固夹板分别设置于两滑轨轨面及板块表面两侧,并与所述固定块及两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且所述弹簧预压缩于所述固定块与一所述锚固夹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锚固夹板与所述固定块及所述滑轨通过若干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块可沿其对应的螺栓的轴向滑动;所述滑轨与所述锚固夹板的连接处设置供该处螺栓滑移的长孔,所述长孔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板块两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25°。
可选地,所述弹簧套于定位销上;所述定位销贯穿靠近所述板块大端的所述锚固夹板,并延伸向所述固定块。
可选地,所述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对中机构,用于使所述滑块处于两滑轨内端间距的中间位置;所述无缝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固定座,用于安装所述对中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3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