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2605.6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文灿;卓威;刘兆畅;蔡开发;丁灿维;郑泽航;彭章鹏;曾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2;H01M10/65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部件 管身 电池 顶盖 底座 管头 本实用新型 散热铜管 散热装置 装入 串联电路 电池使用 散热设备 散热效果 上端 受潮 密封性 配套的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的散热装置,涉及电池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外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管身组,所述管身组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管身组配套的管头组,所述管头组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管身组内设置有第一导电部件,所述管头组内设置有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配套使用;在管身组装入电池后,并将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相接,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电池以及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形成串联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巧妙,不仅散热效果好,密封性高,防止受潮,也能按需装入电池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流的作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及时,热量的累积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爆炸,危及周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特别是多个电池同时集合使用时,更容易累积热量,不容易散热,如果此时热量过大,则对电池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将更大。因此,为了保护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及延长寿命,提升电池的使用效率,所以给电池设计高效合理的散热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尽管已经出现了多种用于电池散热的装置,但此类装置不仅散热性差,密封性能不好,用电使用也不方便、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池的散热装置,结构巧妙,不仅散热效果好,密封性高,防止受潮,也能按需装入电池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外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的管身组,所述管身组的下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管身组配套的管头组,所述管头组的上端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管身组内设置有第一导电部件,所述管头组内设置有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配套使用;在管身组装入电池后,并将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相接,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电池以及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形成串联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管身组包括第一管身、第二管身、第三管身、第四管身、第五管身以及第六管身,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弹簧、所述第二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凸块、所述第三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弹簧、所述第四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凸块、所述第五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弹簧、所述第六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凸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三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弹簧相连,所述第四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凸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五管身内的第一导电弹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管头组包括第一管头、第二管头、第三管头、第四管头、第五管头、第六管头,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凸块,所述第二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弹簧、所述第三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凸块、所述第四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弹簧、所述第五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凸块、所述第六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凸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二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弹簧相连,第三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凸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第四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弹簧相连,第五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凸块通过电线与所述第六管头内的第二导电弹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身、第二管身、第三管身、第四管身、第五管身以及第六管身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管头、第二管头、第三管头、第四管头、第五管头、第六管头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身、第二管身、第三管身、第四管身、第五管身以及第六管身的下端固接在所述底座上,上端设置有内卡环;所述第一管头、第二管头、第三管头、第四管头、第五管头、第六管头的上端固接在所述顶盖上,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内卡环配套使用的外卡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2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风冷散热机构的液态金属电池保温箱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组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