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医用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2224.8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李铭宇;孟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越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肛管 输液软管 敞口袋 隔离套 本实用新型 医用灌肠器 穿戴装置 一端密封 一次性 排泄 方便操作 肛管末端 灌肠器械 密封连接 柔性隔离 有效解决 固定罩 灌肠术 溶液袋 注药孔 伸缩 侧壁 套接 臀部 穿戴 连通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医用灌肠器,主要涉及灌肠器械领域。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溶液袋、输液软管、肛管,所述肛管末端的侧壁上设有注药孔,所述肛管的外部套接有能够伸缩的柔性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长度与肛管相适应,所述隔离套的一端与肛管与输液软管连接输液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隔离套的另一端密封连通有敞口袋,所述敞口袋上设有穿戴装置,所述穿戴装置能够将敞口袋通过穿戴固定罩在使用者的臀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即方便操作,又有效解决由于患者排泄而引发的常见问题,大大提高了灌肠术的实施水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肠器械领域,具体是一次性医用灌肠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灌肠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术。在具体的操作中,常常存在患者的多次不自控排泄,现有临床在实施灌肠术前一般采用垫铺巾的方式,无法对排泄情况进行适当的遮挡和控制,从而使灌肠术存在如下常见问题:
在灌肠术的实施中,医生需要观察排出物(大便/大便与药物/药物)的量、组成、颜色、性质、次数等,然而患者不自控的排泄往往伴随四溢、喷溅等情况,一方面,四散的排出物无法有效收集和观察,使医生不能够获得准确的临床数据,不利于确认患者治疗情况;另一方面,污染面难以控制,清理难度大,对患者、床铺的反复清洁不但给患者带来不适,而且造成护理难度大,护理工作繁重而紧张。此外,上述尴尬的情况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其肛周肌肉难以有效的配合医生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它即方便操作,又有效解决由于患者排泄而引发的常见问题,大大提高了灌肠术的实施水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溶液袋、输液软管、肛管,所述肛管末端的侧壁上设有注药孔,所述肛管的外部套接有能够伸缩的柔性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长度与肛管相适应,所述隔离套的一端与肛管与输液软管连接输液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隔离套的另一端密封连通有敞口袋,所述敞口袋上设有穿戴装置,所述穿戴装置能够将敞口袋通过穿戴固定罩在使用者的臀部。
所述隔离套为塑料薄膜套或可伸缩塑料管。
所述输液软管与肛管相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输液软管通过连接头与肛管密封连通,所述隔离套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头的外壁上。
所述穿戴装置包括抽绳、系带、粘扣、不干胶条中的几种或几种。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本装置实施灌肠术,操作方法为:
准备:所述隔离套的初始状态为伸展状态,即完全包裹在肛管的外部,将组件拆封后,先将敞口袋套在患者臀部的适当位置,使敞口袋包裹住患者臀部,同时使用穿戴装置将敞口袋固定在患者身上(腰部、衣服上、臀部等位置,根据临床情况灵活操作,必要时可以借助医用胶带和自黏绷带等常用的医用固定工具辅助固定)。
插管:医护人员隔着隔离套持拿肛管,将肛管缓缓推入患者肛门,此时随着肛管的推入,隔离套保留在肛门外面并逐渐卷曲缩起。当肛管推入到位后,开始灌肠。
拔管:灌肠结束后,反折肛管末端,将其缓慢抽离患者身体。抽离过程中隔离套逐渐展开,至完全抽出肛管后隔离套展开恢复为初始状态套在肛管外。
上述操作为与本装置相关,且与现有临床操作不同的操作方法。临床上在实施灌肠术时的其他步骤根据操作要求实施,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越,未经李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22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妇产科产妇的清洗盆
- 下一篇:一种便于冲洗的内阴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