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车身顶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1815.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4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哈工精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20 | 分类号: | B66F7/20;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车身 顶升 顶升装置 支撑台 工位 从动传送辊 主动传送辊 顶升机构 机构本体 液压油缸 滑轨 底座 车身 车型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 定位精确 高度需求 有效减少 制造成本 活塞杆 长节 滑槽 零部件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车身顶升机构,包括PLC控制箱与机构本体,机构本体包括底座与支撑台,底座上安装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撑台连接,支撑台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滑轨,滑轨的滑槽内两端分别设有主动传送辊与从动传送辊,主动传送辊与从动传送辊上绕设有传送带,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汽车车身的输送,能够在汽车车身输送到需要顶升加工的工位时,能够快捷简单地实现对汽车车身的顶升和下降,满足工位对汽车车身高度需求,而且适用于不同车型顶升,有效减少了顶升装置的零部件,简化顶升装置的结构,降低了顶升装置的制造成本,定位精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实现质量大、长节距车型的在工位间的输送和顶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升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车身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顶升是指利用千斤顶和交替填塞的柱块,将在地面上就地拼装或灌筑成型的屋盖结构逐步顶升到设计标高的施工方法。顶升方法可分为上顶升法与下顶升法,上顶升法千斤顶倒支于屋盖结构支点下的垫块上,垫块即为以后的柱帽。开始时,柱帽支承于柱基块的两侧冀上,随着千斤顶的进油和回油,填进临时垫块和换填正式柱块,柱帽即将屋盖结构逐步升高。柱块为方形和门字形。柱块在安装时宜及时铺垫水泥砂浆及焊接帮条,并对柱块的开口加以封闭,以增强柱子的稳定性。上顶升法中千斤顶的顶升重量恒定,稳定性较好,目前采用较多。因属高空作业,顶升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屋盖结构偏移,并注意顶升的同步。下顶升法。千斤顶始终放在柱基上,随顶随填柱块,可以减少高空作业,但顶升重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柱基处形成活动支点,稳定性差,已较少采用。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涉及到汽车车身的输送,在某些工位对汽车车身加工活安装零件时,需要将汽车车身升起,以适应工位的高度要求。现有技术中,对汽车车身的输送,通过输送轨道系统实现,而在输送轨道将汽车车身输送到工位需要汽车车身升起时,则通过往复杆顶升机构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往复杆顶升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困难,导致企业生产线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车身顶升机构结构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车身顶升机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车身顶升机构,包括PLC控制箱与机构本体,所述机构本体包括底座与支撑台,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支撑台连接,所述支撑台顶部两侧均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滑槽内两端分别设有主动传送辊与从动传送辊,所述主动传送辊与从动传送辊上绕设有传送带,两个所述主动传送辊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中间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安装在支撑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箱分别与液压油缸和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箱前侧设有电子触摸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轨沿支撑台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多个防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轴与两端分别与两滑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调平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自动车身顶升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地实现汽车车身的输送,能够在汽车车身输送到需要顶升加工的工位时,能够快捷简单地实现对汽车车身的顶升和下降,满足工位对汽车车身高度需求,而且适用于不同车型顶升,有效减少了顶升装置的零部件,简化顶升装置的结构,降低了顶升装置的制造成本,定位精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实现质量大、长节距车型的在工位间的输送和顶升,具有控制简单,稳定性高、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前期投入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哈工精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哈工精机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1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林播种机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举升机的安装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