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桥梁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31465.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强;杜利阳;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强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3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桥梁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桥梁的支撑结构,包括框架柱,在所述框架柱的外侧套有型钢箍,所述型钢箍为与框架柱截面相匹配的矩形框架结构,在所述型钢箍与框架柱之间连接有锚栓,在型钢箍的左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型钢箍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型钢箍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顶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型钢箍上,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顶梁上,所述第一顶梁和和第二顶梁均设置在框架柱的左侧且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增强了对侧向的拉伸力和保护,同时还简化了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桥梁的支撑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砌筑或装配而成。现有的框架结构又称构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但是,现目前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色威风威风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桥梁混凝土框架结构侧向强度较小的问题,以及安装操作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侧向连接强度,并且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桥梁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凝土桥梁的支撑结构,包括框架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柱的外侧套有型钢箍,所述型钢箍为与框架柱截面相匹配的矩形框架结构,在所述型钢箍与框架柱之间连接有锚栓,在型钢箍的左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型钢箍的右侧分别连接有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型钢箍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顶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型钢箍上,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顶梁上,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均设置在框架柱的左侧且相互平行;在相对于第一顶梁的框架柱右侧连接有第三顶梁,在相对于第二顶梁的框架柱右侧连接有第四顶梁,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型钢箍上,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顶梁上,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型钢箍上,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四顶梁上。
优化地,在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之间还连接有缀板,在第三顶梁和第四顶梁之间也连接有缀板。通过所述缀板可以有效加强顶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对间距可以进行精确的控制。
优化地,在所述缀板与对应顶梁的连接处分别套有螺丝端杆钢筋箍。通过钢筋箍的连接,可以提高缀板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松动的情况。
优化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四连接杆平行,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平行,第一连接杆与第一顶梁所成夹角为15°,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顶梁所成夹角为-15°。这里通过时设定连接杆的角度,提供了一个最优的方案,可以使得整体的连接强度达到最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混凝土桥梁的支撑结构在现有的顶梁结构的基础上,增强了对侧向的拉伸力和保护,使得侧面结构的受力能够分摊到整体基础结构上,从而使得整体的结构强度得以保障,避免了局部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还简化了安装,使得整个施工周期缩短,这样还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强,未经陈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31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早期抑制快速响应喷头
- 下一篇:多功能的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