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钢圈上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8819.6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宇;张固萍;潘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5/05 | 分类号: | B60C25/05;B60B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静***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钢圈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钢圈上胎设备,属于自行车装配领域,具有快速完成对钢圈上胎,钢圈与车胎准确贴合的优点,其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转动盘和机座,所述转动盘设在机座的内部,所述转动盘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盘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孔,所述机座顶部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前端设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内部的伸缩杆端部设有压紧轴套,所述支撑臂竖直部分固定连接有导向气缸,导向气缸内部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靠近转动盘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轮,所述安装轮设在导向轮的顺时针位置,所述安装轮远离转动盘一面为倾斜平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钢圈上胎设备。
背景技术
钢圈上胎,在自行车的组装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轮胎与钢圈的贴合程度会影响骑行感受,在现有装配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把轮胎竖立起来套在钢圈上,装配时需要对轮胎进行拉伸张开,将钢圈放平,使用者手工一边拉动轮胎一边套在钢圈上,使皮带全部放进环形槽,再利用支棍撬动皮带使其完全进入环形槽中,在完全进入环形槽后,使用者需要对轮胎进行按压,使轮胎完全能够与车圈进行贴合。
目前,对于自行车钢圈的上胎为使用者通过手动把轮胎套在钢圈上,利用直棍撬动皮带使其进入到钢圈的环形槽中,因为钢圈的圆形结构使用者在进行操作时难以对其进行控制,使用者手动进行操作不能够保证轮胎与钢圈的准确啮合,增加了手动上胎的工作时间,影响上胎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钢圈上胎设备,其具有快速完成对钢圈上胎,钢圈与车胎准确贴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钢圈上胎设备,包括转动盘和机座,转动盘放置在机座的内部,转动盘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盘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孔,机座顶部设有支撑臂,支撑臂前端设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内部的伸缩杆端部设有压紧轴套,支撑臂竖直部分固定连接有导向气缸,导向气缸内部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靠近转动盘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导向轮,导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安装轮,安装轮设在导向轮的顺时针位置,安装轮远离转动盘一面为倾斜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利用钢圈的中部的传动轴插接在转动盘中的固定孔内,使钢圈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固定,保证在进行上胎的过程中能够平稳运行,导向轮通过对车胎进行拉张和导向作用,保证车胎能够套入钢圈中,为安装做准备,安装轮采用圆台形状,方便对车胎靠近钢圈的位置进行按压使车胎进入到钢圈内部,完成对钢圈上胎的初步安装,安装轮设置在导向轮的顺时针位置,钢圈进行顺时针旋转,能够保证安装的条理性,也更能够加快对钢圈上胎的速度,使钢圈上胎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
进一步的,支撑臂顺时针方向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气缸,安装气缸内部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安装板,伸缩安装板靠近转动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能够对车胎外侧进行挤压作用,保证车胎能够完全进入到钢圈圆周侧的凹槽中,能够保证车胎与钢圈连接紧密,防止车胎在进行安装时,车胎外侧溢流在钢圈的顶部,避免以后使用对车圈的使用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支撑架的顶部设有滑轨,伸缩安装板通过滑轨与支撑架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安装板通过滑轨在支撑架端面进行滑动,保证了伸缩安装板运动的稳定性,使安装轮在进行移动时保证运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支撑架向转动盘倾斜30-45度,所述安装片与支撑架保持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片呈倾斜放置能够保证在对车胎进行安装时,保证对车胎外侧进行安装,保证车胎能够完好的进入到车圈的凹槽中,使车圈与车胎能够完整的贴合,保证钢圈上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8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