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逆变器及其电压尖峰吸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28264.5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吉力芸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34 | 分类号: | H02M1/34;H02M7/537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代婵 |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及其 电压 尖峰 吸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其电压尖峰吸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逆变器大都采用如图3所示的普通RC吸收电路,响应时间慢,功耗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一种逆变器及其电压尖峰吸收电路,该电压尖峰吸收电路采用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管)星形连接后使得电压尖峰吸收电路中的尖峰电压被双向TVS管箝位于两倍VC(VC为TVS管最大箝位电压),并且箝位电压可控,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逆变器电压尖峰吸收电路,包括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三输入端IN3连接,所述双向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与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连接。
一种电压尖峰吸收电路,包括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三输入端IN3连接,所述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与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连接后再串联RC吸收电路。
所述RC吸收电路包括并联的电阻R和电容C,电阻R与电容C并联后的一端与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与电容C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
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电压尖峰吸收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尖峰吸收电路采用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管)星形连接后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尖峰吸收电路中的尖峰电压被TVS管箝位于两倍VC(VC为TVS管最大箝位电压),并且箝位电压可控,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尖峰吸收电路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尖峰吸收电路的实施例二的电路图;
图3为普通RC吸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电压尖峰吸收电路,包括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三输入端IN3连接,所述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与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2,一种电压尖峰吸收电路,包括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一端与逆变器的第三输入端IN3连接,所述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与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连接后再串联RC吸收电路。
所述RC吸收电路包括并联的电阻R和电容C,电阻R与电容C并联后的一端与第一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的另一端、第二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的另一端、第三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与电容C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
实施例三
参见图1,一种逆变器,包括实施例一的电压尖峰吸收电路,逆变器的第一输入端IN1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可控硅S1的阴极连接,逆变器的第二输入端IN2分别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可控硅S2的阴极连接,逆变器的第三输入端IN3分别与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阳极、第三可控硅S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阴极均与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S1的阳极、第二可控硅S2的阳极、第三可控硅S3的阳极均接地。
实施例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吉力芸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吉力芸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8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天线信号放大功能的电源适配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