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8245.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向舜德;曹立新;宋文化;马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15/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6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间距 打洞 施肥 装置 | ||
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前端上下依次安装有箱体、滚轮,滚轮上带有锥头;所述支架中间段上竖直设有打洞机构,打洞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螺纹套连接,螺纹套下端连接丝杆,丝杆与钻头连接;所述钻头上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设有挡圈,输送管一端设置在挡圈上方、另一端与箱体连通;所述钻头内设有通道,通道与钻头上的出料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通过设置打洞机构及施肥箱体,可实现打洞施肥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柑橘种植设备,尤其是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柑橘幼苗移摘需要打洞,对于山区路面不平坦地域,采用多轮的机械设备作业无法实现,而人工体力消耗较大。另外,洞间距等比较随意,不利于后期植株进行光、水肥等利用吸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能够实现等间距打洞并施肥,且认为操作过程中非常省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前端上下依次安装有箱体、滚轮,滚轮上带有锥头;所述支架中间段上竖直设有打洞机构,打洞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螺纹套连接,螺纹套下端连接丝杆,丝杆与钻头连接;所述钻头上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上设有挡圈,输送管一端设置在挡圈上方、另一端与箱体连通;所述钻头内设有通道,通道与钻头上的出料孔连通。
所述钻头与丝杆螺纹连接,并锁死。
所述钻头上端设有工字型槽,丝杆下端设有阶梯型滑杆,阶梯型滑杆包括连接部、颈部及卡接部,其中卡接部与工字型槽底部横槽上端面通过第一压簧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压簧,对应的螺纹套上设有第二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柑橘等间距打洞施肥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前端滚轮上的锥头进行等间距打孔,作为标记方便后期钻头打洞,这样打出的洞间距相同,柑橘幼苗栽种后的间距一致,有利于均匀吸收光、肥等,保证各个柑橘植株生长良好。
2)、通过将锥头内设置通道,锥头外挡圈,箱体通过输送管向通道内送肥,从而在打洞过程中实现肥料自动下落到洞内,无需额外施肥。另外在锥头上移时,通过上端带斜面的挡板可堵住输送管出口,避免肥料在该装置移动过程中随意流出。
3)、由于滚轮设置在支架前端,打洞属于滚动前行,比较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钻头的示意图(第一种)。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钻头的示意图(第二种)。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示意图。
图中:支架1,箱体2,滚轮3,锥头4,电机5,螺纹套6,丝杆7,钻头8,第一限位板9,挡圈10,输送管11,通道12,出料孔13,工字型槽14,阶梯型滑杆15,连接部15-1,颈部15-2,卡接部15-3,第一压簧16,第二压簧17,第二限位板18,挡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未经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8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