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6842.1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媛媛;朱建华;邵立军;吕天杰;王志强;宫雨;张艳青;贺燕铭;李斌;黄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02 | 分类号: | F16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11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器 总成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同步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结构换挡时,齿套拨开接合齿环实现接合的过程中,二者相对转角及轴向相对位移较大,易产生换挡冲击、换挡力大,动态换挡性能较差;换挡完成后,齿套与接合齿环花键接合长度较短,存在脱档风险;换挡完成后,继续往挂档方向推动换挡手柄,手柄会出现抖动现象,影响换挡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同步器总成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包括:
齿毂,所述齿毂设有滑块槽和缺齿部;
齿套,所述齿套设有与所述滑块槽相对应的凹槽,所述齿套设有限位部;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齿毂和所述齿套之间,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设在所述凹槽以及所述滑块槽内;
第一同步环与第二同步环,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分别设在所述齿毂的两侧;
第一接合齿环与第二接合齿环,所述第一接合齿环与所述第二接合齿环分别设在所述第一同步环与所述第二同步环的外侧,
所述齿套穿过所述齿毂与两个所述同步环和两个所述接合齿环相啮合,且所述齿套的所述限位部配合在所述齿毂的所述缺齿部内以避免二者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齿套、所述齿毂、所述同步环与所述接合齿环均为花键,所述花键的模数小于等于1.6。
进一步地,所述齿套与所述接合齿环花键为倒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横截面大致形成为半圆形,所述滑块槽横截面大致形成为T字形,所述滑块横截面大致形成为十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所述滑块槽和所述滑块均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所述齿毂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齿毂、所述齿套、所述同步环和所述接合齿环均为同轴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同步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同步器总成,通过采用小模数花键参数,减小了齿套和接合齿环相对转速差、缩短了二者相互作用时间,降低了动态换挡冲击及换挡力,提升了动态换挡性能;通过采用小模数花键参数,增加了换挡完成后齿套与接合齿环花键接合长度,规避了脱档风险;通过在齿套上设有限位部,切断了振动传递路径,消除了换挡手柄抖动问题的隐患,提高了换挡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同步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同步器总成的花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花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与接合齿环相配合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与接合齿环相配合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毂的主视图;
图7(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毂的轴向剖视图;
图8(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的主视图;
图8(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齿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9(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滑块的主视图;
图9(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滑块的俯视图;
图10(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同步环的主视图;
图10(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同步环的轴向剖视图;
图1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同步环的主视图;
图1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同步环的轴向剖视图;
图1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接合齿环的主视图;
图12(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一接合齿环的轴向剖视图;
图1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同步器总成的第二接合齿环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6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锚索锚固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拉力试验装置